在内蒙古东部的下地壳,西拉木伦河以东的密度取为99×103kg/m3;西拉木伦河以西的密度取为88×103kg/m3。在内蒙古东部的中地壳可能由绿片岩相的英云闪长岩、闪长岩和辉绿辉长岩等岩石组成。
上地壳的密度横向变化很大,如包头盆地,浅层有密度很低的疏松沉积物,但下方密度增高(2880kg/m3),并对应地幔上隆。(3)白云鄂博下方有直插下地壳的高密度体,地面上有超基性岩出露,与图1所示的构造侵位有些相似之处(但构造侵位的时间与阿尔卑斯期不同)。
一)重力场特征 本区重力梯度带多呈NE—EW方向,水平梯度的平均值为1×10-5m/s2。其中西段近EW向重力梯度带与NNE向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呈“剪刀状”叠接关系(图1-9)。燕山地区布格重力异常总体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
其地壳具有三层结构(表1-2;图1-20),上地壳由中新生代与古生代和元古宙沉积及更古老的火山变质岩、花岗质片麻岩等组成,一般厚10~13km,速度4~3km/s,电阻率数百至数千欧姆米,具有速度和电阻率基本上随埋藏深度增加,而且易于脆性形变的特点。
图2-14 内蒙古满都拉-江苏响水地学断面 (据马杏垣等,1991) 中国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深部地质与成矿 中国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深部地质与成矿 图2-17 随州-上海-东海地壳上地幔结构(9 号地学断面) (据郑晔等,1989) P波速度单位:km/s 中国大陆地壳厚度变化很大,东薄西厚。
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上层的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缺失,而下层的硅镁层则是完整的。硅铝层在大陆部分较厚,在海洋底部则显著变薄,甚至缺失,但并不是只分布在大陆部分。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大理石密度是6。大理岩(Marble)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因产于中国云南大理而得名。大理岩主要用作雕刻和建筑材料,常用于建造纪念碑、铺砌地面、墙面、雕刻栏杆等。
大理石的密度是60-80g/cm,品种不同的大理石密度也是有所差别的,譬如说雪浪白大理石密度为72g/m、杭灰大理石密度为73g/m、红奶油大理石密度为63g/m、汉白玉大理石密度为70g/m。
大理石的密度是60-80g/cm。品种不同的大理石密度也是有所差别的,譬如说雪浪白大理石密度为72g/m、杭灰大理石密度为73g/m、红奶油大理石密度为63g/m、汉白玉大理石密度为70g/m。大理石优点 石材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
大理石的密度是6kg/m3-8kg/m3。大理石的名称源于其盛产于中国云南大理而得名。大理石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种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还常用于纪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材料。测量时能平滑移动,无滞涩感,不受潮湿影响,平面称定好。
-80g每立方米。根据查询齐家网显示,大理石的密度是60-80g/每立方米,品种不同的大理石密度也是有所差别的,譬如说雪浪白大理石密度为72g每立方米、杭灰大理石密度为73g每立方米、红奶油大理石密度为63g/每立方米、汉白玉大理石密度为70g每立方米。
1、本文主要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的综合研究来探讨宁德—湖口断面下地壳的性质。
2、式中:TDM为样品相对于亏损地幔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代表地壳物质从亏损地幔中分离的时代;(143Nd/144Nd)DM和(147Sm/144Nd)DM分别为亏损地幔现今的同位素比值,以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为代表,其值一般采用(143Nd/144Nd)DM=0.51315和(147Sm/144Nd)DM=0.2135(R.G.Miller等,1985)来进行计算。
3、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中(Doe和Zartman,1979),岩体铅同位素组成位于地幔铅及造山带铅之间,并且具有地壳两阶段铅的特点(图2-6),反映区内不同时代岩体铅均与造山带铅有关,造山带物质以地壳物质为主,同时也有地幔物质的参与。
4、地球化学 适合于作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的样品,主要包括石墨、金刚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等矿物,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全岩样品。另外,各种矿物包裹体中的CO2和CH4气体以及石油、天然气及有机物质中的含碳组分也可以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