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磺胺二甲嘧啶简介

磺胺二甲嘧啶是一种化学合成药物,其在中文中被称作N-(4,6-二甲基-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还有其他别名如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4,6-二甲基嘧啶,简称SM2,以及磺胺间二甲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在英文中,它的名称为Sulfadimidine,另外还有Sulfamethazine和4,6-Dimethylsulfadiazine等称谓。

磺胺二甲嘧啶的药理作用 磺磺胺二甲嘧磺胺二甲嘧啶对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其活性作用。但对葡萄球菌的活性较差,细菌可对其产生耐药性,但作用较弱,毒性低,适合用于泌尿系统感染。

磺胺二甲嘧啶片(普安特)是一种广谱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磺胺二甲嘧啶片,也称为普安特,是一种合成抗菌药物,属于磺胺类药物的一种。它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来发挥抗菌作用。

磺胺二甲嘧啶(SM2):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色渐变深。在水中几乎不溶,常制成每片含0.5克的磺胺二甲嘧啶片。主要用于敏感菌感染,如巴氏杆菌病、乳腺炎、子宫炎、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也可用于球虫和弓形虫感染。

与磺胺嘧啶等同效。适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疾病,药效持久。用作饲料添加剂,用于防治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的感染,即主要治疗禽霍乱、禽伤寒,鸡球虫病等。

磺胺二甲嘧啶干混悬剂是一种特定的药品,它的规格为6克,这是一种以干混悬剂形式呈现的制剂。这种药品已经获得了官方的批准,其批准日期可以追溯到2003年1月29日。其在医药行业的分类为化学药品,具有明确的药效和用途。

含磺胺的药有那些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新诺明、新明磺):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常制成每片含0.5克的磺胺甲基异噁唑片。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等严重感染。用法用量为:内服一次量,每1公斤体重家畜首次量0.05~0.1克,维持量0.025~0.05克,一日1~2次。

磺胺二甲氧嘧啶(SDM)抗球虫作用比SQ和呋喃类药强,抗菌作用与SD相似,用于防治禽霍乱、传染性鼻炎、球虫病,0.05%~0.1%混饲,连用3~7天;0.025%~0.05%饮水,连用3~7天;内服,25~100毫克/只成鸡。连用3~5天。(7)磺胺咪(SG)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鸡白痢、球虫病。

磺胺二甲基嘧啶 抗菌作用和疗效较磺胺嘧啶稍差,但对某些立克次氏体和原虫(如球虫)有抑制作用,对肾脏损害作用小,在家畜中维持有效血浓度达24小时。(4)磺胺甲氧嗪 又名长效磺胺,一天用一次,抗菌作用和疗效比较好,但副作用大。

磺胺嘧啶(SD)血药浓度容易维持在比较恒定的有效水平,进入脑脊髓中浓度是磺胺药中最高的一种。毒性小,排泄慢。对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李氏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膜炎、泌尿道感染及急性痢疾的治疗。

磺胺类药物种类很多,临床可根据病情及药物特点进行选用。(1)磺胺噻唑 抗菌力强,由于乙酰化物溶解度低,副作用较多,排泄快,但由于价廉,临床上仍旧广泛使用。

磺胺的磺胺类药物

磺胺甲氧基哒嗪 (SMP),全称为Sulfamethoxypyridazine,这是一种磺胺衍生物,主要用于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柳氮磺吡啶 (SASP),化学名为Sulfasalazine,主要用于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治疗。

磺胺嘧啶钠(SD)主要用于治疗禽霍乱、伤寒、白痢、大肠杆菌病等。混饲浓度0.2%,连用3天;混水浓度0.1%~0.2%;连用3天,内服:育成鸡0.2~0.3克/只·次,2次/日;肌注:10%针剂1毫克/千克体重,1日2次。

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新诺明、新明磺):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常制成每片含0.5克的磺胺甲基异噁唑片。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等严重感染。用法用量为:内服一次量,每1公斤体重家畜首次量0.05~0.1克,维持量0.025~0.05克,一日1~2次。

磺胺甲恶唑:草绿色。磺胺嘧啶:黄绿色→紫色。N1取代基的反应。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N1上均为含氮杂环取代,有一定碱性,可以和有机碱沉淀剂生成沉淀。如磺胺嘧啶可和碘化铋钾试液、碘-碘化钾试液生成红棕色沉淀。红外光光光度法。磺胺甲恶唑的含量测定:亚硝酸钠滴定法。

猪场中最常见的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嘧啶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磺胺氯达嗪钠。磺胺嘧啶钠针剂配合增效剂,不仅能抑菌,还能发挥杀菌作用,特别适用于神经症状和脑炎的治疗。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