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环氧丙烷,中文名标识为“氧化异丁烯”或“1,2-环氧-2-甲基丙烷”,其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环氧乙烷。在国际上,它的英文名称为Isobutylene oxide,以及1,2-Epoxy-2-methylpropane和2,2-Dimethyloxirane,对应CAS号为558-30-5,EINECS号为209-193-8。
2、环氧丙烷又名甲基环氧乙烷或氧化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合成原料和合成中间体。环氧丙烷为无色醚味液体,低沸点、易燃。有手性,工业品一般为两种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水部分混溶,与乙醇、乙醚混溶。与戊烷、戊烯、环戊烷、环戊烯、二氯甲烷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
3、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又名氧化丙烯、甲基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化学式为C3H6O,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原料,是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丙烯类衍生物。环氧丙烷为无色醚味液体,低沸点、易燃,有手性,工业品一般为两种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与水部分混溶,与乙醇、乙醚混溶。
4、甲基环氧丙烷是一种具有高度易燃特性的物质,被标记为R11。这意味着在使用或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防止火灾或爆炸的风险。同时,它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R20/21/22警示,吸入甲基环氧丙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不仅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适,皮肤接触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甲醇与氨气反应产物是:甲胺CH3NH2,伯胺。胺与乙醛。环氧乙烷反应,机理差不多,都是以个亲核进攻,但是N上必须有H,也就是说只能伯胺、仲胺能反应。
氨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乙醛、丙烯醛、硼、卤素、环氧乙烷、次氯酸、硝酸、汞、氯化银、硫、锑、双氧水等。
环氧乙烷对人及动物的毒性高于四氯化碳和氯仿,和氨气相似。本品对眼、呼吸道有腐蚀性,可导致呕吐、恶心、腹泻、头痛、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肺水肿等,还可出现肝、肾损害和溶血现象。皮肤过度接触环氧乙烷液体或溶液,产生灼烧感,出现水疱、皮炎等,若经皮吸收可能出现系统反应。环氧乙烷属烷基化剂,有致癌可能。
-二羟基丙烯 烯烃及其衍生物命名原则是碳碳双键最近端端点碳为1号碳,如果两端相同,离第一个取代基最近的为1号碳,然后取代基位点、取代基数目(“一”可以省略)、取代基种类、最后加上如果无取代基的烯烃的名称,搞明白就很简单咯。
第一个,2-乙酰基呋喃。第二个,2-呋喃甲酸。第三个,3-(2-呋喃基)丙烯酸。
-丁烯-2-醇(这个结构不稳定,会自发异构成2-丁酮)3-丁烯-2-醇 2-丁烯醇 2-丁烯-2-醇 PS:命名原则为,丁烯前面的数字表示双键位于哪一个碳原子上,醇前面的数字表示羟基位于哪一个碳原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