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羟基蒽醌(1,2-Dihydroxyanthraquinone-3-hydroxy-4-7-methyl):是一种有机染料,常用于染料印刷和纺织工业。 咖啡酸羟基蒽醌(Caffeic acid hydroxyanthraquinone):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和抗氧化性质。 葡萄酸羟基蒽醌(Tartaric acid hydroxyanthraquinone):可用于治疗感染和糖尿病相关疾病。
合成过程中,2-甲基蒽醌在浓硫酸、氯磺酸或发烟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碘的参与,能在低温低压环境下接受氯原子,从而制备出粗品。进一步处理,使用亚硫酸钠进行精炼,能够分离出部分3-氯异构体和1,3-二氯物,从而得到更纯净的产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蒽醌系中间体(intermediate of anthraquinone series)。这类化合物是染料工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源于基本的蒽醌分子,并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引入了硝基、磺酸基、卤素、氨基、羟基、甲基以及羧酸等不同的取代基。

茜草具有凉血、祛瘀、止血和通经的功效。 作为常见的中药材,茜草味道苦涩。 它能够治疗血热症状,消除瘀血,控制出血,以及调整月经周期。 在临床应用中,茜草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净、外伤出血等症状。 茜草还可用于缓解因瘀血引起的闭经、关节疼痛和跌打损伤。
茜草有治疗血热,祛除瘀血,止住出血,调理月经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月经量大或淋漓不尽、外伤出血、瘀血阻滞所致闭经、关节疼痛、跌打肿痛等。茜草又叫作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等,是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现代研究发现,茜草具有促进血液凝固镇咳祛痰、抑菌、抗氧化等作用。
茜草是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富含茜草素、异茜草素、大黄素甲醚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的功效,还有止痛止痒、清热退黄、消炎杀菌的作用。茜草可与蒲黄、赤芍、红花等配合,有活血通经的作用。
1、生产方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蒽醌产量很小,仅有以重铬酸钠将蒽氧化为蒽醌的一种生产方法。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蒽的气相催化氧化法。在美国广泛采用苯酐法。又发展了萘醌法和苯乙烯法。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蒽醌产量很小,仅有以重铬酸钠将蒽氧化为蒽醌的一种生产方法。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蒽的气相催化氧化法。目前,在美国广泛采用苯酐法。近年来,又发展了萘醌法和苯乙烯法。
3、在生产方面,蒽醌主要生产方法有气相固定床氧化法、液相氧化法、苯酐法、羧基合成法等,在早期氧化法是蒽醌主要生产工艺,占据蒽醌总产量的八成左右。但受到从煤焦油中提取精蒽的产量限制,氧化法应用逐渐减少。
4、该方法并没有技术上的实质创新,但通过单元操作的合理搭配,相互补充,尽量提高蒽的纯度,实现工业化的生产,其产品精蒽的纯度可达到99%,咔唑纯度可达到96 %,菲的纯度可达到96 %。该工艺大范围推广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复杂工艺流程下如何尽量减少成本和减少污染。 用途 目前蒽最广泛用途是制备蒽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