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成羧甲基淀粉胶黏剂。根据查询百度文库得知,羧甲基淀粉(CMS)是以淀粉和氯乙酸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而制的。羧甲基淀粉经碱处理,制成载体糊料;经硼砂处理,制成主体糊料。将两种糊料按比例混合,即成为产品羧甲基淀粉胶黏剂。
2、增加溶解度了吧。硼砂强碱性的,能够跟羧甲基淀粉上的羧基成盐,成了盐必定在水中的溶解度会有所增加。。
3、该反应是一种酸碱反应。该反应是在水的存在下进行的,硼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先在水中溶解,然后发生反应,生成硼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和硼酸等产物。这种反应可以用于制备羟乙基纤维素,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食品、医药等领域。

1、所以羧甲淀粉钠含量测定的原理就是用电位滴定法。
2、羧甲淀粉钠总氯量计算公式是 V×M×T X= ×100% Vs×0.1×(1-干燥失重含量) M=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 T,具体你可以做实验来检测这个数据。
3、干燥:将洗涤后的纯化产物进行干燥,去除残余的溶剂,得到纯净的羧甲淀粉钠。
1、羧甲淀粉钠(CMS-Na)是淀粉的羧甲醚的钠盐,不溶于水,吸水膨胀作用非常显著,其吸水后膨胀率为原体积的300倍,是一种超级崩解剂。
2、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又称为羧甲基淀粉,是一种阴离子淀粉醚,是能溶于冷水的电解质。首次制成羧甲基淀粉醚是在1924年,1940年已工业化生产。是变性淀粉的一种,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当取代度大于0.2以上时易溶于水。
3、⒈ 羧甲基淀粉钠(CMS-Na)为优良的崩解剂。具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遇水后,体积可膨胀200~300倍;亦可作为直接压片的干燥黏合剂和崩解剂。由此可见,羧甲基淀粉钠在片剂中的崩解作用主要是膨胀作用。 ⒉ 表面活性剂为辅助崩解剂。能增加药物的润湿性,促进水分的渗入,促进片剂崩解。
4、【答案】:C 片剂常用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交联聚维酮(亦称交联PVPP)、泡腾崩解剂等。
5、羧甲基淀粉钠为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钠盐。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空气中有引湿性,在常温下溶于水,分散成粘稠状胶体溶液,在乙醇、乙醚中不溶。用途:本品系淀粉的衍生物,主要用作固体制剂的崩解剂。
6、羧甲基淀粉钠(CMS-Na)是变性淀粉的代产品,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