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尼古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1、烟碱(Nicotine),俗名尼古丁,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也是烟草的重要成分。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最难戒除的毒瘾之一),人们通常难以克制自己,重复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脏速度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恶心,严重时人会死亡。

2、【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尼古丁的化学式是C10H14N2,可以得出:尼古丁由C、H、N元素组成,尼古丁中C、H、N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0+14+14×2=162,尼古丁分子是由C、H、N原子构成。

3、单纯尼古丁是纯净物。化学成分?。我只知道这个:香烟中的烟油由数千种化学成分构成,包含诸如各种酸,乙二醇,乙醇和酮以及氧化氢,一氧化碳等腐蚀性和毒性气体。

4、尼古丁(Nicotine),俗名烟碱,有机物,化学式C10H14N2,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也是烟草的重要成分,还是N胆碱受体激动药的代表,对N1和N2受体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作用,无临床应用价值。尼古丁会使人上瘾或产生依赖性,重复使用尼古丁也增加心跳速率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

5、尼古丁原本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俗名烟碱,有机物,化学式C10H14N2。尼古丁不仅仅存在于烟叶之中,也存在于多种茄科植物的果实之中,例如番茄、枸杞子等植物中就含有尼古丁,而这些蔬菜和药材却被公认为是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食物。

吡啶中n的杂化方式

吡啶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的是sp2杂化。具体来说,N原子有一个sp2杂化轨道与两个碳原子形成π键,而另外两个sp2杂化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对,这些电子对位于N原子周围的未杂化的p轨道中。因此,吡啶中的孤对电子并不在N原子的杂化轨道中,而是在未杂化的p轨道中。

烷基杂化:例如甲基化、乙基化、三氟甲基化等。杂质位上选择性氢化:显示烷、噻唑烷、吡咯烷等。

吡啶N和两个碳成键,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和其它五个碳原子形成大π键π6^6,因此发生不等性的Sp2杂化。吡咯N和两个碳和一个氢成键,有一个成对电子和其它四个碳原子形成大π键π5^6,因此发生等性的Sp2杂化。

N外层5个电子,在吡啶中sp2杂化,即2s、2px、2py三个轨道参与杂化,生成三个sp2杂化轨道。这三个sp2杂化轨道每个轨道上一个电子,以平面正三角形构型,两个分别和相邻的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生成σ键,第三个和H原子的1s轨道生成σ皱键。

p轨道与环平面垂直,彼此“肩并肩”重叠形成一个包括6个原子在内的,与苯相似的闭合共轭体系。

首先吡啶是有芳香性的,也就是吡啶环存在大π键,如果N的轨道杂化是SP3,轨道和两个双键的π键将有夹角。不可能形成大π键。因此只能是N原子的一个垂直于环的P轨道,参与了大π键,剩余的轨道为SP2杂化。其次吡啶环所有的原子在一个平面上,而不是像环戊烷中碳原子是翘起来的。

有一个氮杂原子的有机物

吡啶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吡啶在工业上可用作变性剂、助染剂,以及合成一系列产品(包括药品、消毒剂、染料等)的原料。

吡啶是一种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视作苯分子中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因此也被称为氮苯。它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液体,带有恶臭。 吡啶及其同系物在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和石油中存在。

吡啶,有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H5N,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吡啶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喹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属于氮杂环己烷类。其结构式由一个苯环和一个氮原子组成,形成一个六元杂环。喹啉的分子式为C9H7N,每个碳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化学键。在喹啉分子中,氮原子替代了苯环中的一个碳原子。这个氮原子具有一对孤对电子,使得喹啉具有芳香性。

吡啶是一种怎样的物质?

吡啶是一个弱的三级胺,在乙醇溶液内能与多种酸(如苦味酸或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盐。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

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N。它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等领域。吡啶在高温下容易分解,产生有毒的烟雾。

吡啶为有臭味的淡黄色有机液体,由煤焦油及石油分馏获得,可做为溶剂及化学试药。吡啶具有难闻的气味。密度0.978 g/cm3,闪点68°F,蒸气比空气重,食入和吸入有毒。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杂环化合物如何命名?

1、一)有特定名称的稠杂环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现广泛应用的是按IUPAC(1979)命名原则规定,保留特定的45个杂环化合物的俗名和半俗名,并以此为命名的基础。我国采用“音译法”,按照英文名称的读音,选用同音汉字加“口”旁组成音译名,其中“口”代表环的结构。见表14-1。

2、对于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如吡咯烷、噻吩、咪唑等,可以在主环的名称前加上特定的前缀来命名。

3、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杂环化合物常以俗名命名,较少用系统命名。其名称应包括基本母核名称和环上取代基的名称这两部分。音译法,即按照英文名称的译音,选用同音汉字,再加上“口”字旁以表示环状化合物。例如:呋喃、吡咯、噻吩、喹啉等。

4、杂环化合物常以俗名命名,较少用系统命名。系统命名是指以相应的碳环为母体而命名。例如,含两个不饱和键的环戊二烯称为茂,与之相应的一种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咯,可以看成是由“NH”取代了茂中的“CH2”而成 ,称为氮(杂)茂。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