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不同、用途不同。分子结构不同:聚甲醛是由甲醛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呈链状;而尼龙是由酰胺键连接的聚合物,分子结构为支链状或网状。用途不同:聚甲醛可用于制造各种滑动和旋转机械部件、制造各种齿轮等;而尼龙广泛用于替代铜和其他有色金属,被制成各种机械零部件。
热解试验鉴别法是在热解管中加热塑料至热解温度,然后利用石蕊试纸或pH试纸测试逸出气体的pH值来鉴别的方法。
聚甲醛塑料(POM)和尼龙(PA)是两种不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它们在物理性质和应用领域上有所区别。 在原材料形态上,PA通常为长条状粒子,呈现象牙色;而POM则为圆形粒子,本色为白色。 在产品鉴别上,可以通过燃烧测试来区分两者。POM燃烧时会释放出强烈刺鼻的气味,这是尼龙所不具备的特征。
分子结构差异显著:聚甲醛是由甲醛单体聚合形成的长链线性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以链状为主;相比之下,尼龙是由酰胺键相连的聚合物,其分子结构具有支链或网状特征。
成分差异 POM(聚甲醛)是一种合成树脂,别称聚甲醛树脂、POM塑料或赛钢料,通常以白色或黑色塑料颗粒的形式存在。尼龙,则是一种聚酰胺纤维,也就是锦纶,分为长纤和短纤。 性质区别 POM具有高硬度、高钢性和高耐磨性,通常用于制造齿轮、轴承、汽车零部件、机床、仪表内件、玩具等产品。
聚甲醛塑料是继尼龙之后又一优良树脂品种的发展成果,一般原料时,pa是长形粒子,本色为象牙色。pom是圆形粒子,本色为白色。而做成产品后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火烧一下,pom燃烧后,会释放出一种非常强烈刺鼻的味道,是所有其他塑料不具备的特殊鉴别方法。
首先将甲苯磺化得到甲苯磺酸,而后用氢氧化钠处理熔融的磺化物,得到甲酚钠盐。将钠盐与水混合,通入二氧化硫或加入硫酸酸化得到甲酚。在低真空度下蒸去粗甲酚的水分后,再在(80-93kPa)的真空度下,收集150-200℃馏分得混合甲酚。
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大部分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果,植物体内所含的酚称内源性酚,其余称外源性酚。酚类化合物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均呈弱酸性,在环境中易被氧化。含酚废水中以苯酚和甲酚的含量最高,因此,环境监测常以苯酚和甲酚等挥发性酚作为污染指标。
萃取法适合于从高浓度含酚废水中(酚浓度1000 mg/L)回收酚类物质。不仅可回收挥发酚,也可回收不挥发酚。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治理含酚废水,将酚回收,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萃取脱酚常用的萃取剂是苯、重苯、重溶剂油,取代乙酰胺N 503 、醋酸乙酯、异丙醚、苯乙酮、磷酸三甲酚等。
另外,当磷酸酯增塑剂用作增塑系统的主要成分时。有减弱热稳定性的性质,这是磷酸酯增塑剂不能用作主增塑剂的原因之一。 磷酸三芳基酯的代表是磷酸三甲苯酯(TCP)。它们是由邻、间甲酚衍生而来的。最常用的磷酸烷基二芳基酯是磷酸一辛二苯酯(2一EHDPP)。
间对甲酚 M.P-Cresol 无色透明液体, 有酚的气味, 在空气中遇光逐渐变色。间甲酚:密度(20)0344, 熔点9, 沸点208, 闪点944, 自燃点559;对甲酚:密度(20)034, 熔点35, 沸点2088, 闪点944, 自燃点559。爆炸极限:下限1%(150)。属有机腐蚀物品。
甲苯与丙烯在三氯化铝的作用下生成异丙基甲苯,再经空气氧化生成氢过氧化异丙基甲苯,后者经酸解成丙酮与间;对位混合甲酚。混合甲酚和异丁烯反应后,利用反应产物间、对甲酚烷基化物沸点差的特性进行精馏加以分离,然后脱除叔丁基而得纯间甲酚。
间对甲酚是间甲酚和对甲酚的混合物,可以是焦化企业的煤焦油经过分离出来的。国内有很多生产厂家,但是能够生产高纯度的不多,石家庄美辰化工就生产这个产品。
甲酚对人体的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多脏器损害。急性中毒: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
甲基位置不同,间甲酚的甲基在羟基间位,对甲酚的则在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