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甲基红为什么一般不用作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1、甲基红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之一,常浓度为0.1%乙醇溶液,pH4(红)-2(黄)。

2、甲基红变色范围:4~2 .只要终点在此之内皆可滴定。用甲基红作指示剂,误差会小于0.1%。由于其突跃范围较小,终点判断须极细心,这可能是你所说一般不用甲基红做指示剂的原因。

3、在强酸滴定强碱的情况下,例如NaOH滴定HCl,通常使用的浓度为0.1000mol/L。滴定的突跃范围在3至7之间。适用的指示剂包括酚酞、甲基红和甲基橙。(2) 当进行强碱滴定弱酸,比如NaOH滴定HAc,突跃范围为pH 74至7,计量点的pH为72。此时应选择碱性范围的指示剂,如酚酞和百里酚酞。

我用甲基红指示剂滴到盐酸试样里,为什么不变色?谢谢

1、可能是甲基红指示剂存放时间长了,已经氧化变质,重新配置一些试试看。

2、【】0.1mol/L盐酸滴定等浓度的氨溶液,计量点 pH = 28 【】甲基红为指示剂 ,变色范围 pH = 4~2 ;【】有终点误差。但是符合滴定分析要求。

3、中和盐酸标准溶液是不能用酚酞代替甲基红的,因为盐酸本身是强酸,无论以强碱还是弱碱中和,达到完全反应时,溶液会呈现弱酸性或中性,PH值一定是小于7的,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值由2-0,肯定不适合做指示剂。

为什么要用甲基红作为酸碱指示剂?

甲基红和亚甲基蓝属于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亚甲基蓝变色比较敏锐的,一般变色范围都很小,所以都只标明变色点,不标变色范围,甲基红-溴甲酚绿的变色点是1,颜色为暗灰色,也就是红色和绿色的中间过渡色。加热主要是为了驱除二氧化碳,临近终点时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终点提前,影响终点。

因此,当纯化水的酸性较强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如果颜色变为红色,则说明纯化水的酸性较强。溴麝香酚蓝指示剂:溴麝香酚蓝是一种广谱指示剂,可以检测出多种酸碱度。在酸性环境中,它呈黄色,而在碱性环境中,它呈蓝色。

甲基红是为了调溶液的pH值,使得溶液pH值接近7。铬黑T用滴定EDTA指示剂,当溶液由酒红色转变为紫蓝色即为终点。有光泽的紫色结晶或红棕色粉末,溶于乙醇和乙酸,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经长时间保存后,可因羧基起酯化作用而使灵敏度显著降低;最大吸收波长410nm,可用于原生动物活体染色。

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4~6.2,酸色是红色,碱色是黄色,是什么意思?_百度...

1、甲基红变色范围:PH4~2。具体说明:其pH值在4~2区间时,呈橙色。其pH值=4时,呈红色,因是靠近酸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酸色。其pH值=2时,呈黄色,因是靠近碱性强的一边时的颜色,故又称之为碱色。

2、这种颜色变化是其指示酸性强弱的标志。反之,当pH值上升到2或更高时,甲基红会转变为黄色,这表明溶液的碱性增强,因此我们称其为碱色。此时,甲基红的颜色变化反映出溶液的碱性强弱。总的来说,甲基红的颜色变化直观地揭示了溶液酸碱度的变化,是化学实验和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3、甲基红变色范围为pH 4至2。甲基红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变色范围是指在特定pH条件下,从红色转变为黄色的颜色变化范围。具体来说,甲基红在pH 4以下呈现红色,随着pH值的上升,颜色逐渐转变为橙色和黄色,直到pH值达到2时完全转变为黄色。

4、高中化学中,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值在4至2之间。当溶液pH值低于此范围时,甲基红会呈现红色或暗红色;当溶液pH值高于此范围时,甲基红会呈现黄色或橙色。以下是关于甲基红变色范围的 甲基红是一种有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而在碱性环境下则变为黄色或橙色。

5、甲基红的指示变色范围:pH值为4~2之间。在此范围内,甲基红会经历颜色变化,从红色逐渐过渡到橙色和黄色。具体地说,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时变为橙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则呈现黄色。这种颜色变化使得甲基红成为一种很好的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的指示变色范围:其变色范围在pH值为1~4之间。

硫酸和甲基红为什么会不溶合在一起?

1、甲基红是一种有机大分子, 常作指示剂使用。它不溶于水,当然也不容于硫酸及其它酸溶液。

2、您好,甲基红的学名是4-二甲氨基偶氮苯-2-甲酸,其pKa值是在95。甲基红羧基电离度较大时,也就是离子状态时,由于偶氮的存在整个分子是一个大的离域体系,颜色偏黄色,而当电离度较小,也就是分子状态的数量较多时,呈现红色,但整个反应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所及的电离程度不同而已。

3、硫酸纯度测试用混合指示剂因为硫酸是无色透明的。不可以用甲基红。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硫酸纯度测试中使用混合指示剂的原因是因为硫酸是无色透明的,甲基红等单一指示剂只能反映PH值的变化,不能准确地反映硫酸纯度的高低。甲基红只是一种单一指示剂,主要用于PH值的测定,不能准确地反映硫酸的纯度。

4、标定过程如下:准确称取已在270-300℃下干燥4小时的基准无水碳酸钠,分别放入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50毫升蒸馏水溶解后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使用硫酸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刚好变为红色,然后小心煮沸使红色消失,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继续滴定,重复煮沸和冷却步骤,直到红色不再褪去。

5、在氢氧化钠溶液里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硫酸,溶液中的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若开始时想硫酸里加入甲基红之类的指示剂,效果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加入指示剂是非常方便的方法。至于硫酸铜,他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不知如何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了。

6、%的水溶液,在317℃时沸腾而成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点及粘度较高,是因为其分子内部的氢键较强的缘故。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硫酸的熔点是371℃,加水或加三氧化硫均会使凝固点下降。

酸遇甲基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