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一天死几只鸡,可能是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的。鸡的个体小,抵抗力差,饲养密集,群体庞大,往往容易得病。发病初期又不易察觉,一旦爆发势必迅速蔓延全群,难以扑灭。而有些传染病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药物或疫苗可以防治。
不知道你的养殖种类跟养殖规模是怎么样的,现在大型养殖场像养殖肉鸡的,几千或者几万一天死亡几只也是属于正常淘汰,但是如果你的养殖量不大,又是土鸡的话需要注意一下鸡病问题,夜晚倾听鸡的呼吸声音是否正常,早晨观察鸡粪便,这都是每天需要做的。
首先是鸡棚的温度,夏天了要给鸡棚降温,配备专用的发电机,以防止突然停电带来的损失,同样的冬天也一定要做好保温措施,尤其是小鸡,要配备专门的育邹棚,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的小鸡会被冻死。
可能小鸡吃的食物里,掺杂了农药,农药把小鸡毒死。小鸡吃得过多,撑坏了消化系统,导致死亡。(小鸡自己不知道饱的,你喂多少它吃多少)小鸡生活环境早晚温差大,小鸡不适应,得病而死。小鸡之间为争夺食物,相互挤压,导致身体不适而死。小鸡得了流感,鸡流感病毒导致小鸡死亡。
圈养的鸡一般都都这种问题,大形养鸡场也有。这是鸡缺少一种元素,放养的鸡会自己找到这种东西。养鸡场一般是把鸡从小断吻,把上额断掉一节。
一般人最多也就能做到一天三顿算算卡路里而已,所以说商品化肉鸡吃得比人还细致并不夸张。)在饲养管理上,过去那种撒一把米自个儿吃去的养鸡方式也成为了老黄历。光照、温度、湿度这些指标都以周龄、日龄、时段为单位逐级设置管理方案,精确控制环境,保证鸡活得舒服。

笼养饲养密度:1~10日龄,60~50只/平方米;11~20日龄,40~30只/平方米;31~40日龄,30~20只/平方米;41~60日龄,20~15只/平方米;60~90日龄,10~8只/平方米。密度大小应随品种、通风、日龄、饲养方式等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密度过大雏鸡吃食拥挤,影响生长发育。
大棚养鸡的存栏数,肉鸡一般要控制在2000~3000只左右。如果在5000只以上,密度就高了。大棚饲养区要合理分布大棚的间距、大小、通风等,大棚之间的间距应为跨度的3~5倍。但实际上多数大棚都是一个棚挨着一个棚,有的都连起来了。
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一般3 周龄前按25 只/ 平方米,3 周龄后15~20 只/平方米饲养比较适宜,注意将鸡群大小、强弱分开饲养。棚舍光照度过高时,要采取遮阳措施加以调节。
如果是放养的,大概需要600平方左右,如果是栏舍圈养的,大概需要200平方左右。肉鸡的饲养密度为:入雏时30只/平方米,以后逐渐疏散调整:非封闭式鸡舍8只/平方米;封闭式鸡舍12只/平方米;环境控制鸡舍15只/平方米。
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7日龄40只,8~14日龄30只,5~21日龄27只,22~28日龄21只,29~35日龄18只,36~42日龄14只,43~49日龄10~11只,50~56日龄9~10只。 5 肉鸡大棚内环境的控制技术 1 春、秋季 春秋季节是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
大棚饲养肉鸡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养殖8-12只为宜,一个8m宽、20m长的大棚大约可饲养1000-2000只肉鸡。鸡舍用什么消毒 鸡舍消毒时可以使用火碱、生石灰等碱类消毒剂。
养鸡厂的鸡上万只一夜之间死亡,其实是一个突发事件,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突然断电,空气不流通,缺氧和闷热致死。
而这次2000只鸡被冻死,就是因为保暖设施不到位,没有采用专门育邹棚,管理不科学,如果里面采用炉子加温取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保持空气流通,查看炉子的烟筒是否顺畅,是否有漏气的现象?以防止煤气中毒,而煤气中毒不仅仅对鸡有影响,对人的安全也有影响,因此这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首先鸡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容易受到惊吓的家禽,而当它们受到惊吓时就会迅速主动抱团。刘女士家养鸡场中的鸡数量本来就多,一旦聚集在一起就会有一些个头较矮的鸡被笼罩在其他鸡的羽翼之下,如此就很容易导致窒息。除此之外应激所产生的踩踏也是导致这些鸡死亡的一大原因。
据了解, 这家养鸡场约1000平方米,里面有上万只小鸡,此次火灾致整个鸡棚被烧坍塌,里面数千只小鸡被烧死。说实话如果只是养殖半年就卖,在老农看来肯定是圈养的,虽然不会喂什么饲料跟激素来加快生长,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土鸡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