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的坍缩产物,其直径通常小于30千米,最小的也至少有10千米,这使得它成为银河系中最小的恒星。然而,严格来说,中子星不应被视为恒星,因为它的核心已经停止了核聚变反应。超新星爆发还可能产生规模更小的黑洞。但黑洞内部的物理规律失效,因此我们无法准确了解黑洞内部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及其真实尺寸。
目前观察到的最小恒星的直径为12万公里。恒星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通过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来发光。
问题中并没说明最小最大指的是体积还是质量,天文学家最看重的是天体的质量而不是体积,下面就从质量方面说一下恒星的大小。实践上,天文学家曾在2017年7月17日宣布在银河系内发现一颗距地600光年的恒星,编号为EBLM JO555 57Ab。它的体积仅为木星的84%,与土星相当。
其中最小的恒星是2MASS J0523-1403,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都是已知恒星中最小的,质量最大的恒星是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的R136a1,其质量却高达太阳的315倍,表面温度已经高达3万度,和太阳相比起来体积相当于数万个太阳。
据了解,开普勒37b距离地球210光年,它只比 月球 稍大,直径3865千米,是已发现的最小的星球。根据科学家推出,开普勒37b可能由岩石组成,是岩石行星的一种,与水星类似,它没有明显的大气结构。
它位于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大麦哲伦星系中,距离地球16万光年。这颗恒星的质量是大约是太阳的265倍。直径是大约是4500万千米。看起来R136a1个头比盾牌座UY小得多了,直径只有盾牌座UY的大约五分之一。

1、质量差异:白矮星:质量远大于褐矮星,是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褐矮星:质量较小,位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由于质量不足,无法在核心点燃聚变反应。构成与特性:白矮星:主要由碳和氧组成,体积相对较小,颜色偏白。褐矮星:由类似恒星的物质构成,但由于其特殊的质量范围,表现出既非恒星也非行星的特性。
2、白矮星与褐矮星,作为天文学中的奇特天体,常常引起人们的兴趣。白矮星,以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定义了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它的名字源于它的颜色——白色,以及其体积相对较小的特点。
3、白矮星是演化到晚期的恒星,质量小于44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可能变成白矮星。白矮星高温、高密度,颜色呈白色,体积相对较小。褐矮星是质量不足以在核心点燃聚变反应的气态天体,它们处于恒星和行星之间的大小范围。褐矮星非常暗淡,发现它们非常困难。
4、红矮星是宇宙中光度最低、温度最低、寿命最长的主序星类型之一。 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残骸,它们曾经像太阳一样的恒星,但已经耗尽了其核燃料。 黑矮星是理论上存在的恒星演化后期产物,它们是大质量白矮星冷却至表面温度降至不发光发热的阶段。
5、区别如下 矮星(Dwarf star):像太阳一样的小主序星,如果是白矮星,就是像太阳一样的一颗恒星的遗核。褐矮星没有足够的物质进行熔化反应。白矮星(White Dwarf)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它的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
在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然而,在宇宙中,木星并非最大的行星。目前科学家发现的最大行星是HD 100546b。这颗行星有何特点?让我们一探究竟。HD 100546b位于距离地球大约335光年的地方,围绕着一颗名为HD 100546的恒星运转。
蓝特超巨星R136a1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星体,其直径超过454亿公里,大约是太阳的3200倍。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蓝特超巨星R136a1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已知最大的星体,其直径不小于454亿公里,差不多是太阳的3200倍。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直径约为139,820公里,它的体积和质量都是其他行星难以望其项背的。 土星:土星直径约为120,536公里,其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环系统,由大量冰块和岩石碎片组成。 天王星:天王星直径约为50,724公里,它的外层是由甲烷和氢云组成的深蓝色大气层。
在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木星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吗?很显然不是,目前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叫做HD 100546b。这是一颗怎样的行星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图示:最大行星HD100546b 行星HD 100546b距离地球大约有335光年。它围绕着一颗叫做HD 100546的恒星运转。
在广袤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些令人瞩目的巨星球。以下是根据体积和质量大小排名的宇宙十大最大星球: 木星: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17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 土星:土星的体积紧跟木星之后,是地球的745倍,质量则是地球的9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