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小石子放入盛有一半水的量筒中,测出小石子的体积 2,将烧杯放在称有一半水的量筒中记录此时的读数V1 3,将小石子放入烧杯中,记录此时的读数V2,用F=pg(v2-v1)得到小石子的重力 4,求出小石子的质量,即m=F/g。
2、计算表达:ρ=ρ水(G-G2)/(G-G1)。压强法 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有橡皮膜)、烧杯、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计一种测量奶密度的方法。实验步骤:在玻璃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牛奶。
3、水中称重法测密度步骤:准备容器与测量工具、放入物体、测量浮力、测量物体质量、计算水中重量、计算密度。准备容器与测量工具 首先,准备一个容器,如量筒或水槽,并确保注满水,水面保持平稳。同时,准备好测量浮力和质量的工具,如弹簧秤或天平。
4、测量出空量筒的质量 (M1)。量筒内加入10mL的水,并测出总质量 (M2),将结果记录在表 1-1 中内。重复步骤 2 ,每次增加10mL的水,直到量筒内的水达到50mL。以水的质量为纵座标,体积为横座标,将实验数据在座标图中绘出。
5、液体密度 = (V水 / V液) × ρ水 浮力法 浮力法测量液体密度不常用,但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实现。主要器材:- 弹簧测力计 - 未知液体 - 量筒或其他容器 测量步骤: 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一个可以悬挂在液体中的物体上。 将物体完全浸入未知液体中,记录测力计显示的浮力大小。
6、液体的密度: (m2-m0)ρ水/(m1-m0)浮力法 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 测量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
使用称量器准确地测量一定容量的水。如需更准确的结果,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水的质量。记录下测量到的水的质量(单位为克)。轻轻地将测量好的水倒入容器中,直到容器约为一半满为止。注意不要产生溅出或气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公式:ρ=mρ水/(m2-m1)。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步骤:称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称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称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称计算表达式:ρ=m/(V2-V1)。称比重杯法:称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测量步骤: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 计算结果: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直接投入水中,排水法可以无损准确的测出被测物体的体积;重量可以直接称量,然后可以得出该物体的密度比值。
测量液体密度的三种常用方法是:倒出法、空杯法、浮力法。倒出法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实验步骤: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m1。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记为V。③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1-m2)/ V。
方法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1,把物体浸没水中后取出,称出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为两者之差m1-m2,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密度。
使用称量器准确地测量一定容量的水。如需更准确的结果,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水的质量。记录下测量到的水的质量(单位为克)。轻轻地将测量好的水倒入容器中,直到容器约为一半满为止。注意不要产生溅出或气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准备工具和材料:比重瓶、天平、水、烘箱或电吹风、锡纸。清洁比重瓶:比重瓶是精密的测量器具,在使用前需要清洁干净。可以将比重瓶放入烘箱或电吹风中烘干,也可以使用锡纸擦拭比重瓶内部和外部,确保没有灰尘和杂质。准备水:测量密度时需要使用纯水作为参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