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平方米500到1200瓦。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2、太阳能是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每秒钟送到地面上的能量高达80万亿千瓦,相当于全世界发电量的十几万倍,能量密度达到每平方米0.2~1千瓦。假定光电转换为10%,那么,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每年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165亿吨标准煤,这相当于我国煤年产量的10倍以上。
3、太空太阳光能量密度每平方米500到1200瓦。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4、相当于目前地球上一年消耗各种能源所产生总能量的5万倍。按照太阳能的能量密度为353千瓦/平方米计算,假如在月球上使用目前普通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则每平方米太阳能蓄电池储存的电量,可以每小时发电7千瓦;而如果是采用1000平方米的太阳能蓄电池储存电量,则每小时可产生2700千瓦的电能。
1、月亮不会发光,只是反射光线。在太阳中心,密度为5×105kg/m3,热核反应(核聚变)将氢转变为氦。每秒钟有9×1045个原子参与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从太阳表面散发出去。而地球只获得了太阳总辐射量的22亿分之一。物理学家可以通过氢弹制造热核反应。
2、月球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月球的光是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它不像太阳那样会产生核聚变。其实月亮也会发热,但并不是月球本身的热,而是像太阳照射其他东西一段时间后会发热一样,由于太远了感觉不到,而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所以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
3、不会! 太阳含有大量的氢。它核心的温超过摄氏1500万度。在超高温与超高压的情况下,氢产生核反应:四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氦原子,其间损失了0.76%的质量。这些微的质量损失,会转化成为巨大的能量,以光、热与其他的 辐射形式向外放射出来。
4、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月亮“发光”是其反射太阳光的结果。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内部持续进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极其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月球表面有众多岩石和尘埃,当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时,月球表面的物质会对太阳光进行反射。
太阳能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提高太阳能设备的效率:可以通过研发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集热器,以提高太阳能设备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 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可以采用更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太阳能设备进行优化,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不稳定是因为太阳光照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有波动性。解决方法是储存电能,通过储能措施将不稳定的光伏输出功率变成稳定可用的。另外,当前的太阳电池成本较高,不具有经济性,因此需要通过电网或蓄电池等途径将不稳定的光伏输出功率变成稳定可用的。
转换效率低:光伏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有限。目前,晶体硅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13%至17%,而非晶体硅光伏电池的效率则在6%至8%之间。低效率限制了光伏发电的功率密度,成为光伏发电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光伏发电实际上就是太阳能低密度能量的收集、利用。2 占地面积大。由于太阳能能量密度低,这就使得光伏发电的占地面积会很大,没10kw光伏发电功率占地约需100m,平均每平方米面积发电功率约为100w。
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说来,北回归线,夏季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情况下,正午时太阳辐射的辐照度大,在垂直于太阳光方向1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则只有200W左右。
适用范围广:空气太阳能不需要直接接收阳光,只需要接收空气中的热量即可发电,因此适用范围更广。稳定性好:空气太阳能可以在阴雨天气下发电,相比光伏发电更加稳定。清洁环保:空气太阳能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7kw/m2。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00km,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
每平方米500到1200瓦。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地球赤道周长为40000公里,因此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能可达173,000太瓦。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太阳辐射强度为20千瓦每平方米,而地球表面某一点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千瓦每平方米,相当于102,000太瓦的能量。
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约28600亿亿兆瓦的能量,2007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11亿吨油当量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有22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太阳是人类能源之母。
利用太阳常数的数值(1367 W/m^2),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太阳的总能量。这个总能量大约是每分钟273×10^28焦耳。这相当于太阳每秒完全燃烧一亿亿吨煤炭产生的热量的总和。太阳每年送给地球的能量相当于100亿亿度电的能量,但这只是太阳总能量的22亿分之一。
太阳每分钟大约释放出273×10^28焦耳的能量。每秒辐射到太空中的热量,相当于一亿吨煤炭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总和,或者等同于一个拥有5200万亿亿马力的发动机的功率。太阳表面每平方米的面积,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个85000马力的动力站。
平均在大气外每平米面积每分钟接受的能量大约1367w。
1、太阳能的密度大约为每平方米1000瓦。 风能的密度大约为每立方米1-2瓦。 太阳能和风能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所含能量的大小。 太阳能的密度远大于风能。 太阳能和风能都具有很高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 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2、次大风能区:包括内蒙古及甘肃北部一带,全年有效风能为5000小时左右,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米^2。 较大风能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东部及辽东、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全年有效风能为5000~7000小时,平均有效风能密度为200瓦/米^2。
3、风能与太阳辐射有关。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均,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即生活中常见的风。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
4、如能流密度很小,即很难作为主要能源。按21世纪初的技术水平,太阳能和风能的能流密度很小,每平方米约100瓦左右。各种常规能源的能流密度都较大,如1公斤标准煤发热量为7000千卡(1卡=1868焦耳),1公斤石油发热量为10000千卡。核能的能流密度最大,1公斤铀235裂变时可释放出164亿千卡的热量。
5、特点二:风能的能量相当于地球吸收的太阳能的1%到3%,总量大约是地球上所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50到100倍。在高空,有时会遇到时速超过160公里(100英里)的强风。这些强风最终会因为与地表和大气间的摩擦力而以各种热能的形式释放。特点三:风能可以通过风车来提取。
6、这种能量是由太阳能不均匀加热地球表面造成的温度差异,进而形成大气压力差异并引发空气水平运动,即风。风能总量巨大,一年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大约有3 x 10^13千瓦时。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资源储备和分布,但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约为水能的1/800,并且具有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