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10^3千克/立方米。 标准状况下干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0.001293×10^3千克/立方米。
沥青煤的密度为04 kg/dm,液压油的密度为08 kg/dm,葡萄酒的密度为18 kg/dm。海水的密度在02~03 kg/dm之间,牛奶的密度则为02~05 kg/dm。矿物润滑油的密度为0.76 kg/dm,萘的密度为0.90~02 kg/dm。
基本题: 水的密度是0×10^3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3:4,则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8:9。
独山玉(南阳玉):折射率范围在56—70;密度约为29克/立方厘米;硬度在6—5之间。 岫玉:折射率在49—57之间;密度约为45克/立方厘米;硬度在8—5之间。 黄龙玉(石英岩玉):折射率大约在53—54之间;密度约为56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7之间。
翡翠(硬玉):折射率约65至67,密度约为32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至5之间。 和田玉(软玉):折射率约60至63,密度约为95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至6之间。 东陵玉(绿松石):折射率约50至60,密度约为60克/立方厘米,硬度在5至6之间。
1、碳的密度是约2g/cm。以下是详细的解释:碳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元素,它的密度与其物理状态紧密相关。在常温常压下,碳的密度大约是2g/cm。这意味着在标准条件下,每立方厘米的碳质量约为2克。这一密度值对于理解碳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表现非常重要。
2、碳密度:8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3、碳钢密度在8克每立方厘米。碳钢是含碳量在0.0218%~11%的铁碳合金。也叫碳素钢。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越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越低。颗粒柱状的活性炭密度一般都在0.45g-0.65g/cm3左右,粉末则是在0.38g-0.45g/cm3左右,活性炭种类不同。
计算的公式为:矿浆密度(ρ) = 1 / [ω / ρs + (1 - ω) / ρl ] 。例如,在某炭浆吸附作业中,经测定矿浆中固体质量分数为30%,固体密度为5 g/cm ,液体(水)密度为1 g/cm 。
炭浆吸附时,矿浆密度的计算可采用以下常见方式。首先是通过基本定义公式计算,矿浆密度(ρ)等于矿浆质量(m)除以矿浆体积(V),即ρ = m / V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别确定矿浆中固体(矿石等)和液体(通常是水)的相关参数。
计算炭浆吸附时矿浆密度,可采用以下办法。最直接的是重量法。准备一定体积的矿浆样本,使用已知重量的容器准确量取,比如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 \(V\) 的矿浆,然后称出矿浆与容器的总重量 \(m_1\),再单独称出容器重量 \(m_2\),那么矿浆的重量 \(m = m_1 - m_2\)。
矿浆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要明确,矿浆是由矿石颗粒和水组成。计算时需要知道矿浆中矿石的质量、水的质量以及矿石的密度、水的密度等参数。一般采用公式计算,设矿浆密度为ρ,矿石质量为m1,矿石密度为ρ1,水的质量为m2,水的密度为ρ2(通常取1g/cm )。
在炭浆吸附环节,矿浆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要明确,矿浆是由矿石颗粒和水组成。计算矿浆密度(ρ)通常使用公式:ρ = (m矿 + m水) / V矿浆 。这里的m矿是矿石的质量,m水是水的质量,V矿浆是矿浆的总体积。
计算炭浆吸附时的矿浆密度,可采用以下方法。先获取所需数据,要知道矿浆中矿石的质量 \(m_{矿}\)、矿石的密度\(\rho_{矿}\) ,以及水的质量 \(m_{水}\) 、水的密度 \(\rho_{水}\)(通常取\(1000kg/m^{3}\) )。
1、四者的密度按从大到小排列为:四氧化碳、碘、水、苯。苯,一种碳氢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8786克。四氧化碳,是碳元素的氧化物之一,极不稳定,密度为每立方厘米595克。
2、四氧化碳的密度是595g/cm这条性质在高中萃取知识中经常用到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时,下层(四氯化碳层,密度比水大)颜色变深。用汽油或苯萃取时,上层(汽油或苯层,密度比水小)颜色较深。
3、二氧化碳能和水、碱反应: H2O+CO2=H2CO3,Ca(OH)2+CO2=CaCO3↓+H2O,Ca(OH)2+2CO2=Ca(HCO3)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称为碳酸气。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为25千克/立方米,难溶于水。
烃类性质及系统命名法 性质 大多数烃为液体或固体,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不超过5的烃在室温(20℃)下为气体。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或不溶于水。液体烃的相对密度小于1,可以浮在水面上。不同的烃往往可以互相溶解。
性质 烃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彼此仍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大多数烃为液体或固体,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不超过 5的烃在室温(20℃)下为气体。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或不溶于水。液体烃的相对密度小于1,可以浮在水面上。不同的烃往往可以互相溶解。
环烷烃是一种具有环状碳链的烃类化合物,其性质主要包括: 物理性质:环烷烃多为无色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它们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稳定性。 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烷烃,可燃,代表:CH4 + 2O2→CO2 + 2H2O 烯烃,可燃,代表:C2H4 + 3O2→2CO2 + 2H2O 炔烃,可燃,代表:C2H2+ 2。5O2→2CO2 + H2O 苯,可燃,代表:C6H6+ 7。
烃的性质 大多数烃为液体或固体,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不超过5的烃在室温(20℃)下为气体。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或不溶于水。液体烃的相对密度小于1,可以浮在水面上。不同的烃往往可以互相溶解。所有的烃都能燃烧,供氧充足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烃是重要的能源。
烃类:C越多,熔沸点越高。1~4个C,是气体,5~16C是液体,17C开始就是固体 C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小。
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氧化碳密度为250g/l,空气密度为293g/L。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01,密度25g/l,冰点为-201℃,沸点-19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极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非臭、有毒的气体,它的分子式为CO,分子量为201。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257千克/立方米,比空气略轻。一氧化碳的沸点为-168℃,熔点为-205℃。一氧化碳是一种良好的气体导体,但其导电性较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为弱。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的密度为25千克/立方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则为96千克/立方米。这意味着在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更重。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对于气体而言,它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讨论气体密度时,通常需要标明是在何种条件下测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