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电子基团的强弱排序是:NO2 CN F Cl Br I C三C OCH3 OH C6H5 C=C H。 强吸电子基团包括叔胺正离子(-N+R3)、硝基(-NO2)和三卤甲基(-CX3,X=F、Cl)。 中等强度的吸电子基团包括氰基(-CN)和磺酸基(-SO3H)。
2、吸电子基团强弱排序:- NO2 CN F Cl Br I C≡C OCH3 OH C6H5 C=C H 其中,NO2的吸电子能力最强,H的最弱。 供电子基团强弱排序:- (CH3)3C (CH3)2C CH3CH2 CH3 H 其中,(CH3)3C的供电子能力最强,H的最弱。
3、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强弱排序是 :NO2 CN F Cl Br I C三C OCH3 OH C6H5 C=C H 。强吸电子基团:叔胺正离子(-N+R3)、硝基(-NO2)、三卤甲基(-CX3,X=F、Cl)。中吸电子基团:氰基(-CN)、磺酸基(-SO3H)。
4、吸电子基团的强弱顺序是:NO2 CN F Cl Br I C三C OCH3 OH C6H5 C=C H。其中,NOCN、F属于强吸电子基团,磺酸基(-SO3H)和三卤甲基(-CX3,X=F、Cl)也属于强吸电子基团。 中等吸电子基团包括氰基(-CN)和磺酸基(-SO3H)。
首先,让我们明确,反马氏规则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四类特定情境触发:底物影响:当双键碳原子上连接着强吸电子基团,如三甲基氨基正离子(CH3)3N+、三氟甲基-CF氰基-CN或羧基-COOH,这些基团影响加成方向,使氢原子倾向于加到含氢较少的碳上,看似反常,实则遵循电子效应原理。
反马氏规则的产物都是合理的。它们的本质都是以双键碳原子电子云密度的相对高低或形成稳定的碳正离子(或自由基)为依据。加成试剂带正电的部分加到电子云密度较高的双键碳原子上,带负电部分加成到电子云密度较低的双键碳原子上。
在光及过氧化物作用下,发生了游离基加成反应。如三氟乙烯和氯化氢加成违反马氏定则。(2)当亲电试剂中氢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所连的原子或原子团时,从形式上看加成的取向是违反马氏定则的。反马氏规则的一个例子是吸电子基团取代的烯烃与亲电试剂的反应。
硼氢化-氧化反应也是反马氏规则反应的一种,硼原子作为亲电中心,倾向于取代双键较少的碳,形成部分负电的碳原子,导致氢加到另一侧。另外,自由基加成反应如烯烃与HBr的反应,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氢原子加到取代较多的碳原子上。
首先进攻双键的试剂是Br·。总的来说,马氏规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预测和理解有机反应中的加成方向。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自由基加成反应,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过氧化物效应,以准确预测反应产物。通过了解这些规则和例外,化学家可以更精确地设计和控制合成过程。
三氟甲基和氯的吸电性,三氟甲基更强。烯烃问题参考答案-文档下载显示:甲基是供电子基,三氟甲基是强吸电子基,氯原子弱是吸电子基,三氟甲基的吸电性是很强的,比氯的吸电性要强,因为甲氧基上连有氧原子,氧原子电负性强。
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包括卤素(如氟、氯、溴、碘)、硝基、羰基(如酮和醛)、羧基、酯基、酰胺基以及芳基(例如三氟甲基、硝基苯基等)。这些基团因其能增加电负性,导致相邻的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吸引电子。
对于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它们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用-I表示),比如硝基(NO2)、氰基(CN)、氟(F)、氯(Cl)、溴(Br)、碘(I)、三氯(C三C)、甲氧基(OCH3)、羟基(OH)、苯(C6H5)、亚甲基(C=C)和氢(H)。这些基团都会不同程度地吸引电子,降低其周围原子的电负性。
1、在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取代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了特定的定位效应。具体而言,苯环上的取代基如-NH-OH、-OCH3等,会增强邻位和对位取代的倾向。这些取代基被称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取代反应的速率反映了取代基定位效应。
2、苯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取代基。当苯环带有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时,引入的其它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而且这个取代基使苯环活化。这类取代基中直接连于苯环上的原子多数具有未共用电子对,并不含有双键或三键。
3、苯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取代基。 邻对位定位取代基 ①概念:当苯环上已带有这类定位取代基时,再引入的其它基团主要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而且第二个取代基的进入一般比没有这个取代基(即苯)时容易,或者说这个取代基使苯环活化。
4、首先,苯的大派键是均匀的,6个C完全一样 但当苯环上有其它取代基时,大派键会受到影响,而导致C原子不一样,所带电性会有区别,而其电性是依次变化的即+-+-+-交替的。苯环上的取代属于亲电取代,所以,C原子带负电荷,更容易发生取代。
超强供电子基团 氧负离子(-O-)。强供电子基团 二烷基氨基(-NR2)、烷基氨基(-NHR)、氨基(-NH)、羟基(-OH)、烷氧基(-OR)。中等供电子基团 酰胺基(-NHCOR)、酰氧基(-OCOR)。弱供电子基团 烷基(-R)、羧基甲基(-CH2COOH)、苯基(-Ph)。
判断一个基团是吸电子基团还是给电子基团的方法如下: 查看化合价:正化合价的基团通常给电子,而负化合价的基团通常吸电子。 比较电负性:如果基团中的原子电负性高于连接的原子,它通常是吸电子基团;如果电负性低于连接的原子,它通常是给电子基团。
供电子基团对外表现为负电场。吸电子基团则对外表现为正电场。判断时可以观察基团的化合价,负价的基团是吸电子基团,正价的基团是供电子基团。电负性较高的基团倾向于吸引电子,因此是吸电子基团;电负性较低的基团则倾向于推电子,是供电子基团。另一种识别方法是通过电负性并使用还原法。
给电子基和吸电子基的判断如下:常见的吸电子基团:NO2CNFClBrIC三COCH3OHC6H5C=CH。常见的供电子基团:(CH3)3C(CH3)2CCH3CH2CH3H。具体解释如下:吸电子还是供电子效应是针对其所连接的原子或分子来说的,比如硝基连在苯环上,那么对苯环就是吸电子的。
电负性强的是吸电子基。电负性弱的是推电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