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霉素卷曲霉素结构式

1、卷曲霉素,又称为缠霉素、结核霉素和卷须霉素,其硫酸盐形式的英文名包括Capastat、Capreomycin Sulfate、Caprocin和Caprolin。这个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独特,其分子式为C25H46N14O11S,具有一定的化学复杂性。CAPS No.1405-37-4标识了它的唯一标识号。

2、卷曲霉素的化学结构式用CAS号表示为11003-38-6,其EINECS编号为215-776-8。其分子组成非常独特,由C25H46N14O12S构成,分子量高达767843。这是一款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细菌感染。

3、抗结核抗生素主要有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Strept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利福霉素(Rifamycins)、环丝氨酸(Cycloserin)、紫霉素(Viomycin)、卷曲霉素(Capreomycin)等。(链霉素(Streptomycin)、卡那霉素(Kanamycin)见抗生素章)。

4、卷曲霉素,作为一类多肽类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当链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产生耐药性时,卷曲霉素会作为替代选择,与三种或以上的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显示出不错的治疗效果。

5、硫酸卷曲霉素是一种专门用于肺结核二线治疗的药物,适用于一线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对于这些药物出现毒性反应或细菌耐药的情况。其主要成分是硫酸卷曲霉素,它作为一种多肽复合物,能够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6、个人认为主要是结构不同和作用机理不同来区分。1和3青霉素类和头孢类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理相同,都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成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属繁殖期杀菌药。母核不同青霉素(penicillin G)又名苄青霉素(benzyl penicillin),是天然青霉素,侧链为苄基。

卷曲霉素的不良反应

1、注射用硫酸卷曲霉素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首先,它对肾脏的影响较为显著。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观察到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升,肾功能指标下降,以及蛋白尿和管型尿的出现。因此,确保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2、卷曲霉素是一种药物,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较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血尿、尿量变化或排尿次数异常,以及食欲减退或口渴(可能与低钾血症或肾毒性有关)。 少见但值得注意的反应有听力减退、耳鸣、耳部不适(耳毒性-听力),步态不稳、眩晕(耳毒性-前庭)等。

3、不良反应:本品具显著肾毒性,表现为肌酐﹑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减低﹑蛋白尿﹑管型尿等,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和尿常规。对第8对脑神经有损害,一般在用药至2~4月时可出现前庭功能损害,而听觉损害则较少。有一定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4、.肾功能损喜:BUN轻度升高,大剂量仍可造成肾组织损伤,出现血尿、屎量减少、食欲减低、极度口渴等,应作为重要副反应,加以重视。 4.听觉障碍:耳呜,耳部饱满感,听力减退,步态不稳,眩晕。与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龠用可使听力减退加重,不宜使用。

5、卷曲霉素 其作用似链霉素,副反应亦似链霉素,即对第8对颅神经有损害,引起听力下降或前庭功能障碍。用药剂量不宜大,用药时间不可过长。大剂量应用时还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有短暂的蛋白尿、转氨酶升高,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目前该药使用频率较小。

6、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第8对颅神经损害,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严重者应及时停药,肾功能严重减损者不宜使用。其他过敏反应有皮疹、剥脱性皮炎、药物热等,过敏性休克较少见。单独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等虽亦有抗结核作用,但效果均不及链霉素,不良反应相仿。

硫酸卷曲霉素的用法用量

该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表明,口服无效,必须通过注射给药。硫酸卷曲霉素在尿液中的浓度极高,能穿过胎盘,但无法进入脑脊液。注射后1至2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至6小时。药物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以原形排出,大部分在12小时内经尿液排出。

肌注1g后1~2 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为20~40mg/L。血消除半衰期 (t1/2β)为3~6小时。该品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以原形排出, 12小时内经尿排出给药量的50%~60%;少量可经胆汁排出。肾功能损害患者清除半衰期延长,血清中可有卷曲霉素蓄积。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进行各项检查: 每周1至2次听力测定,建议使用电测听,每月进行1次常规检查。 前庭功能和肾功能应每1至2周检查一次,特别是肾功能减退或第8对脑神经病变的患者,如尿素氮超过30mg/100ml,则需调整剂量或停药。 与肝毒性抗结核药合用时,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