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顺丁橡胶均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原材料主要有单体丁二烯和溶剂,常用的溶剂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和混合烃。辅助原材料有催化剂、防老剂和分散剂等。 镍系催化剂由有机酸镍盐、含氟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微量水组成。
顺丁橡胶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精细步骤。首先,关键的步骤包括精确计量催化剂、终止剂和防老剂,其中丁基锂催化体系常以环己烷或己烷为溶剂,虽然反应易于控制,但产物顺式1,4含量低,加工和硫化后的性能有限,主要用于改性树脂。
顺丁橡胶的生产方法有:镍系 镍系催化剂由有机酸镍盐、含氟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微量水组成。工业上常用催化体系为环烷酸镍、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三异丁基铝和微量水。钛系 钛催化剂由钛的化合物与铝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卤化物组成。
镍催化体系的确立与特点:镍催化体系在顺丁橡胶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确立适宜的镍催化剂体系,可以提高反应活性和效率。活性种的制备技术则是确保催化剂性能的关键步骤。1 聚合原料及生产过程:聚合过程使用丁二烯作为主要原料,包括原料的选择、混合、聚合反应的控制以及杂质的处理。
在催化剂技术上,高顺式顺丁橡胶的生产采用更为复杂的工艺,包括钴系(一氯二烷基铝-钴盐)和镍系(环烷酸镍-三烷基铝-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前者由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于1963年开发并投入生产,而镍系催化剂则是在1965年由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借助桥石轮胎公司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

除了上述核心企业,九可集团还持有或收购了多家企业,包括厦门鼎森制衣有限公司、厦门东岳物流有限公司、百鹏(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艺术珍食品有限公司、三惠(福建)工贸有限公司、厦门三溪堂艺术品有限公司及顶一(厦门)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宏通汽车有限公司、厦门宏韬汽车有限公司等。
1、用稀土催化剂,如新癸酸钕(c)、环烷酸钕(n)等聚合得到的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ndbr)具有良好的抗湿滑性和较低的滚动阻力,而耐磨性仍能保持良好的水平。
2、丁二烯有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在聚合时由于条件不同可产生不同类型的聚合物。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1960年在国外正式投入工业生产,我国于1967年工业生产。这种橡胶习惯上称为顺丁橡胶。它是一个大品种的合成橡胶,主要用于轮胎工业。由于顺丁橡胶性能优越,成本较低,所以在橡胶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3、现在工业上大量生产顺式1,4-含量在96%以上的顺丁橡胶,采用的分别是镍、钛、钴和稀土金属催化体系,也就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顺丁橡胶的缺点是加工性能和抗湿滑性不理想,所以常常和其他橡胶混合使用。工业生产的还有以烷基锂为催化剂的顺式含量在40%左右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简称低顺丁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