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是通过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将N-乙酰基苯胺中的乙酰基替换为甲基。在适当的条件下,苯胺与醋酸反应生成N-乙酰基苯胺,随后通过甲酸甲酯的还原作用,可将N-乙酰基苯胺中的乙酰基替换为甲基,而得到甲基乙酰苯胺。
2、根据你所要合成的量,比如0.1mol的对甲基苯胺,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 mL,搅拌下,加入0.1mol的浓盐酸(37%的浓度)溶解对甲基苯胺。
3、CH3COCH3+C6H5NH2到CH3COC6H4NHCH3+H2O。其中,CH3COCH3代表乙酰丙酮,C6H5NH2代表苯胺,CH3COC6H4NHCH3代表甲基乙酰苯胺。该反应是一种酰化反应,通过苯胺和乙酰丙酮反应制备甲基乙酰苯胺。需要注意的是,该反应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为盐酸或硫酸等强酸。
4、会。因为在甲基乙酰苯胺的制备过程中会加入乙酸酐和0.12mol的乙酸钠溶液混合,这样会导致原本溶液变黑最后变为黑色沉淀,2-甲基乙酰苯胺,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分子式:C9H11NO。
5、乙酰苯胺的制备产率计算公式: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理论产量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可根据消耗对甲基苯胺或乙酰氯(以物质的量少的为计算基准),计算出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
6、乙酰苯胺的制备化学实验如下:实验目的是掌握由苯胺乙酰化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原理包括乙酰化反应常被用来“保护”伯胺和仲胺官能团,以降低芳胺对氧化性试剂的敏感性。久置的苯胺易被氧化,故最好用新蒸的苯胺。
苯佐卡因合成中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时,加入对甲苯胺后缓慢加入冰醋酸是为了防止酸碱反应过于剧烈。
防止酸碱反应过于剧烈。在对甲基乙酰苯胺的合成反应中,快速加入冰醋酸,会发生酸碱剧烈反应,为了避免,需要缓慢加入。
加入冰醋酸使之与苯胺反应最慢易于控制。增加乙酸的用量减少可逆反应,得到较高产率。保持沸腾不断除去生成的水,有效的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为防止苯胺被氧化加入锌粉。
对于任何有机反应而言,除了考虑反应是否进行外,还须考虑后处理的难易程度。从后处理的角度来看,选择冰醋酸过量更易理,因为冰醋酸溶于水,苯胺不溶于水。
AcOH+PhNH2——PhNHAc+H2O。这个反应是可逆的,过量冰醋酸能提高苯胺的转化率,醋酸比较廉价,用于牺牲。
根据文库查询显示:对甲基乙酰苯胺折光率为537,分子式是C9H11NO。
与乙醇作用形成乙酸乙酯。相对密度080g/cm3,熔点-73℃,沸点139℃,折光率3904,闪点49℃,燃点400℃。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780mg/Kg。易燃,有腐蚀性,勿接触皮肤或眼睛,以防引起损伤,有催泪性。
临界压力(MPa):3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94 折光率5863 爆炸上限%(V/V):10 爆炸下限%(V/V):3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3]化学性质 有碱性,能与盐酸化合生成盐酸盐,与硫酸化合成硫酸盐。能起卤化、乙酰化、重氮化等作用。
熔点57-58℃,沸点345-348℃(微分解),相对密度0712(62/4℃),折光率(nD62)6458,易溶于醚、氯仿、二硫化碳和苯,微溶于醇,难溶于冷石油醚。
故制片时要轻轻涂抹,不加热,自然风干固定,以免荚膜变形。在有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小于菌体直径,这些细菌称为芽孢杆菌,为好氧细菌;在另一些细菌中,芽孢的直径大于菌体直径,使整个菌体呈梭形或鼓塑形,这些细菌称为梭状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在球菌和螺菌中,只有少数种类有芽孢。
会。因为在甲基乙酰苯胺的制备过程中会加入乙酸酐和0.12mol的乙酸钠溶液混合,这样会导致原本溶液变黑最后变为黑色沉淀,2-甲基乙酰苯胺,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分子式:C9H11NO。
根据你所要合成的量,比如0.1mol的对甲基苯胺,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 mL,搅拌下,加入0.1mol的浓盐酸(37%的浓度)溶解对甲基苯胺。
对甲基乙酰苯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9H11NO。以对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对甲基乙酰苯胺,是合成苯佐卡因的第一步反应。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53℃,沸点307℃(升华),闪点168℃,相对密度212。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乙酸乙酯; 冰乙酸和热水。
乙酰苯胺的制备产率计算公式: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理论产量可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可根据消耗对甲基苯胺或乙酰氯(以物质的量少的为计算基准),计算出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理论产量。
原理是通过反应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将N-乙酰基苯胺中的乙酰基替换为甲基。在适当的条件下,苯胺与醋酸反应生成N-乙酰基苯胺,随后通过甲酸甲酯的还原作用,可将N-乙酰基苯胺中的乙酰基替换为甲基,而得到甲基乙酰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