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不规则

塑料块的密度ρ=塑料块的质量m/塑料块的体积V=塑料块的质量m/(塑料块和水的总体积V2-塑料块放入前量筒里水的体积V1 3.测盐水的密度(如图3-9)。(1)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盐水,注意盐水不能外溢。(2)用天平正确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记录在下表中。

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公式为:ρ=(m1-m2)/V1,单位为克/立方厘米。测量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时,首先选取一小段蜡烛,使用天平测量其质量,记录为m。接着,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此时的体积,记为V1。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密度的方法:先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然后,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接着,用细线拴住塑料块,将其缓缓浸入量筒的水中,使塑料块完全被水淹没,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刻度v2,塑料块的体积V=v2-V1。

密度教学反思

密度教学反思 教学密度内容时,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引子,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教学反思,重点难点并存。为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将本节课分为导入、实验探究、密度概念建立与练习巩固四个部分。课程伊始,通过有趣生活实验引导学生,激发兴趣。实验目的明确,学生积极参与,成功导入新课。然而,实验探究环节中,应对学生的预期有所不足,部分小组未顺利进行实验。

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完听意义建构。加强物理过程教学,渗透科学方法。

探究如何测量物质密度,选择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记录测量数据,运用物理公式计算密度。这一过程强化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物理公式应用能力。

密度的教学反思

1、密度教学反思 教学密度内容时,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引子,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教学反思,重点难点并存。为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将本节课分为导入、实验探究、密度概念建立与练习巩固四个部分。课程伊始,通过有趣生活实验引导学生,激发兴趣。实验目的明确,学生积极参与,成功导入新课。然而,实验探究环节中,应对学生的预期有所不足,部分小组未顺利进行实验。

3、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完听意义建构。加强物理过程教学,渗透科学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二)、目标分析 (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就是指能用密度的相关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风等等。

②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初二物理新人教版上册教案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识与技能:(1).学生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有待于使他们有初步的认识,有待于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史上,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1892年英国化学家雷姆赛发现从空气中提取的氮气密度比从硝酸和氨里提取的氮气的密度大0.5%。

密度教学设计(2)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根据速度定义,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密度的定义式。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ρ= m/v 注意:(1)ρ的读法和写法。(与p的区别)(2)密度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展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相同物质的密度相同,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3、空气的密度是29kg/m3=1290g/cm3,铁的密度是9g/cm3=7900kg/m 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是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6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 【设计意图】:考查密度的概念,从而加深理解。

4、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教材安排,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不同长方形铁块的质量和体积,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进而得出同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是固定的结论。然后通过松木块重复验证,得到相同结论。本教学设计从物质气味和颜色特征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猜想假设、计划制定、实验验证等方式获得密度概念。

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 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密度的导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