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别苯氯甲烷,氯苯,对氯甲苯,1-甲基2-氯环己烷方法为:先加入硝酸银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氯甲烷,再将剩下的三种物质加入Na2CO3溶液并加热,由于1-甲基2-氯环己烷会水解生成甲基环己醇并有CO2气体放出,再将剩下的两种物质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能使其变色的是对氯甲苯,这样即可鉴别开。
2、卤代芳烃中有卤原子和芳环两个官能团,一般能表现出卤原子和芳环的性质。
3、甲苯上除了烷基,苯环其他位置的氢原子给氯取代后都可成为一氯甲苯。根据取代位置可分为邻位、间位、对位。邻氯甲苯(O-Chlorotoluene),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能与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在常温下对钢铁等金属的腐蚀性较小,能溶解橡胶制品。易燃易爆。
4、味道不同,沸点不同。根据查询化工网官网显示。氯苯有苦杏仁味,氯甲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五氯苯氛有极强辛辣臭味。氯苯沸点为132度,氯甲苯沸点为162度,五氯苯氛沸点为310度。
二甲四氯钠不宜用在玉米田除草,原因不仅仅是玉米对二甲四氯钠有一定的敏感性,易出现药害,更重要的是二甲四氯钠易漂移,对大豆等作物危害巨大。常见的玉米田除草剂烟嘧-莠去津、甲基磺草酮-莠去津等等已经能够满足玉米田除草的需要,不必增加其他药。
相较于2,4-D,二甲四氯钠的挥发性和作用速度较低,对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期非常敏感,随着植物生长,抗性逐渐增强,特别是在分蘖末期和幼穗分化期。在气温低于18℃时,其效果会显著降低,对未出土的杂草作用不佳。推荐的使用剂量为每亩30至60克(以有效成分计)。
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二甲基四氯化钠可能会降低防治效果,甚至导致药害,因此应避免在低温时期使用。 长时间不使用或高浓度喷洒二甲基四氯化钠于水稻上可能会对作物造成危害,因此使用时应控制浓度和时间。
1、邻甲基氯苯,对甲基氯苯,和间甲基氯苯。Cl取代的是甲苯的甲基上的氢原子,则该化合物叫做:氯化苄如果Cl和甲基一样,在苯环上,则会有三种产物生成。
2、邻甲基氯苯,对甲基氯苯,以及间甲基氯苯是三种不同的氯代甲苯同分异构体。 当氯原子(Cl)取代甲苯中甲基基团上的氢原子时,生成的化合物称为氯化苄。 如果氯原子(Cl)的位置与甲基相同,均位于苯环上,则会形成三种不同的氯代甲苯同分异构体。
3、邻氯甲苯的系统命名法首先识别母体结构,即甲苯环作为主体。 对于2-氯甲苯,氯原子位于苯环的2号位,按照IUPAC命名法,它应被命名为2-氯甲苯。
1、苯环的取代基可以根据它们的位置和性质使用不同的命名法。以下是常见的取代基命名法:位置编号法(IUPAC 命名法):在这种命名法中,苯环上的碳原子按顺序编号,通常从一个取代基开始编号,然后继续沿着环逆时针方向编号,确保给每个取代基一个唯一的编号。
2、苯环上有三个不同取代基甲基,羟基,醛基,其命名规则为: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
3、如果是烃基苯,简单的烃基,以苯环为母体,烃基为取代基。若烃基较为复杂或有不饱和键时,则把链烃当母体,苯环做取代基。同时有三个官能团(分别是-CH-OH、-CHO)时,苯环是取代基。
4、命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苯作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称为XX苯。另一种是将苯作为取代基,称为苯基(phenyl),它是苯分子减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可简写成Ph—,苯环以外的部分作为母体,称为苯(基)XX。
5、取代物只有一种时,命名时将苯作为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或者将苯作为取代基。苯环上含有两个以及上取代基时,苯环上的编号需要符合最低系列原则。最低系列原则:当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的基团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