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年轻人吃的降压药物一般是主流的药物,比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如拜新同、伲福达等。还有ARB类的药物,比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或者ACEI类的药物,如依那普利等,都可以口服。如果患者单用一种降压药物不能将血压降至正常,也可以加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等。
2、还有一种药就是ACEI类药物,比如说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这一类的药物用起来和拜新同也是非常搭配的。因为拜新同它是对心脏有保护的作用,而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这一类的ACEI类药物也对心脏有保护的作用。
3、吃了拜新同血压还是高,可能是血压比较高,单纯服用拜新同降压效果达不到,这种情况可以联合其他种类降压药一起服用,常用的可以和拜新同联合的降压药,有缬沙坦、厄贝沙坦、依那普利、氢氯噻嗪、倍他乐克。
1、H型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长期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H型高血压即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依那普利叶酸片有两种药物组分,分别是依那普利、叶酸。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后能够导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下降,而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具有收缩作用,因此依那普利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
2、意见建议:依那普利片可以长期服用的.没有对心脏有影响的放心用,这个药相对2型血压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药物。如果肾功能不好的人就不要用了。这个药主要是由肾来代谢的。
3、最主要的是,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会导致耐药性。
4、对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特别是针对H型高血压的患者,长期服用是有可能的。这种药物组合包括了依那普利,一种强力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II水平,间接扩张血管,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依那普利通过扩张血管机制降低血压)。
1、【药代动力学】依那普利是体药物,其乙酯部分在肝内被迅速水解,转化成它的有效代谢产物--依那普利拉来发挥降压作用。口服依那普利约68%被吸收,与食物同服不影响生物利用度。服药后1小时,血浆依那普利浓度可达峰值。服药后5~5小时,依那普利拉血浆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为11小时。
2、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的用法和用量如下:口服,初始剂量通常在一天5毫克到10毫克之间,分1次或2次服用。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即肌酐清除率低于30毫升/分钟的病人,建议每日剂量调整为5毫克。
3、【别名】 苯丁酯脯酸;苯酯丙脯氨酸;苯酯丙脯酸;马来酸依拉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益压利;悦宁定 依那普利 【外文名】Enalapril 【适应症】 用于各期原发型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量用法】 口服:常用剂量每日10~40mg,分2~3次服。原发型高血压:每次20mg,每日1次。
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后者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张,引起降压。本品对Ⅱ肾型高血压、Ⅰ肾型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鼠模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
它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后在肝脏内水解转化为依那普利拉,而发挥作用,能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使全身血管扩张而产生降压作用。其作用约为卡托普利的3-5倍,对肾性高血压作用特别显著,能增加肾血流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心搏出量稍有增加,心率变化不大。
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后者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张,引起降压。对ⅱ肾型高血压、ⅰ肾型高血压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
1、依那普利拉的作用是用来治疗由于急进型或者是高血压危象导致的血压急剧升高,从而需要迅速降压的患者,同时还可以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心力衰竭的患者,这是一种注射液,所以是昏迷患者不能口服药物时的最佳选择,同时本药物并不会降低脑血流量,故也可用于治疗血压低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
2、依那普利拉注射液属于化学药品类别,这意味着其主要成分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而非来源于天然来源。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的医疗条件,可能包括高血压管理等,具体使用需遵医嘱。
3、依那普利拉15min内起效,作用持续12~24h,降压效果与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浓度有相关性。未发现严重副作用和有症状的低血压,孕妇禁忌。用法:25mg/次,5min内静脉注射,每6h 1次;每12~24h增加25mg/次,每6h 5mg。
4、速尿是一种袢利尿剂,主要作用是利尿,同时也会扩张血管。因此,新活素和速尿的联合使用会导致低血压,造成危险。新活素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与肝素、胰岛素、布美他尼、依那普利拉、依他尼酸、苯肼哒嗪和速尿这类注射剂相排斥,不能允许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与这些药物在同一条静脉导管中同时输注。
5、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纠正症状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处理相似,包括使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需注意防止洋地黄中毒。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被推荐,因为它能自动转化为依那普利拉,降低死亡率。
本题考查的是依那普利的结构特征及代谢。依那普利拉属于双羧基药物,依那普利主要是针对其羧基进行的修饰。
您要问的是哪种药是前体药物吗?洛伐他汀、依那普利。洛伐他汀是非活性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在肝水解为活性产物p羟酸(LA)而抑制HMG-CoA还原酶。依那普利是依那普利拉的乙酯,依那普利拉是一种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是其前体药物。
依那普利的结构设计巧妙,含有羧酸乙酯基,易水解生成羧基的依那普利拉。而1个羧基和1个氨基的结合,又使其容易形成内酰胺结构,即依那普利二酮哌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