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乙酸是什么

吲哚乙酸的化学本质是带吲哚环的羧酸。吲哚乙酸的化学性质:它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水及氯仿。不溶于水,其水溶液能被紫外光分解,但对可见光稳定。其钠盐、钾盐比酸本身稳定,极易溶于水。

吲哚乙酸的化学本质是带吲哚环的羧酸。吲哚乙酸的化学性质:它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水及氯仿。不溶于水,其水溶液能被紫外光分解,但对可见光稳定。其钠盐、钾盐比酸本身稳定,极易溶于水。吲哚是吡咯与苯并联的化合物,又称苯并吡咯。

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生长素,属吲哚类化合物。又名茁长素、生长素、异生长素。性质 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物。纯品是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遇光后变成玫瑰色。熔点165-166℃(168-170℃)。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及氯仿。

吲哚乙酸概述

吲哚乙酸,也称为3-吲哚乙酸、吲哚-3-乙酸、氮茚基乙酸或杂茁长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内源生长素,属于吲哚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时也被称作茁长素、生长素或异生长素。这种有机化合物的纯品为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但在光照下会变为玫瑰色。

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纯品的吲哚乙酸是无色的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但在光照下,它会转变为玫瑰色。其熔点为165-166℃(168-170℃),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如在无水乙醇、醋酸乙酯和二氯乙烷中,以及在乙醚和丙酮中。然而,它不易溶于苯、甲苯、汽油和氯仿,且不溶于水。

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根的最适浓度约为10E-10mol/L,芽的最适浓度约为10E-8mol/L,茎的最浓度约为10E-5mol/L。

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 〖板书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这些外加于植物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与植物体自身产生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在来源上有所不同,所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称为外源植物激素。 最近新确认的植物激素有,茉莉酸(酯)等等。 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有赤霉素、激动素、脱落酸等。

结果不同的激素间差异明显,赤霉素(GA)、α-萘乙酸(NAA)对多糖含量的增加也有作用;6-苄氨基嘌呤(6-BA)和6-糠氨基嘌呤(KT)对多糖含量的增加也有作用;吲哚乙酸(IAA)有抑制影响。结论植物激素对附子多糖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吲哚乙酸是什么气味。

是真的,浓度较稀的情况下,是有淡淡香味的。浓度较高时,会有臭味。吲哚脱羧生成3-甲基吲哚,有粪臭味。

排泄物的气味由细菌分解的产物所致,产生气味的主要成分为吲哚、粪臭素、碳化氢、胺、乙酸、丁酸等。其中产生粪便恶臭的是吲哚、粪臭素。食物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结肠不产生酶,只有细菌起消化作用。

麝香 是从雄性喜马拉雅麝鹿身上提取的颗粒状晶体,囊体约有胡桃大小,提取过程毋需杀害麝鹿。这是所有香料品种中,香味最浓烈的,在手帕上滴一滴可以留香40年。麝猫香 是从香猫尾部的一个囊体里面提取的分泌物,看起来有点像黄油,埃塞俄比亚、缅甸和泰国都有这种香猫出产。

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在灰树花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如赤霉酸(GA)、吲哚乙酸(IAA)、奈乙酸(NAA)等能够刺激灰树花孢子的萌发和菌丝体生长。吲哚乙酸还能刺激菇体重量、菌盖直径和菌柄长度的增加。使用最多的激素类是植物生长激素三十烷醇,用低浓度的三十烷醇处理灰树花菌丝体,能促进其生长。

3甲基吲哚和吲哚乙酸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