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可致肝损害的中药有: 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千里光、苍耳子、川楝子、苦楝皮、贯众、防己、黄药子等; 西药有苯妥英、呋喃妥因、氟烷磺胺嘧啶、氨苯砜、酮康唑、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扑热息痛、吡罗昔康、卡马西平、拉贝洛尔、尼克丁酸、氟他胺、双硫仑、替尼酸、丙基硫氧嘧啶等。
②生长因子:维生素B001mg、乙尼克丁酸0.1mg、对氨基苯甲酸0.1mg、生物素0.001mg,以上药品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ml,然后过滤除菌。
尼古丁酸又称尼克酸,是B族维生素之一。在体内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辅酶,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电子载体或递氢体作用[1]。 尼古丁酸为水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别名维生素B3。一般用的计量单位是毫克(mg)。
烟酸又称尼克酸,是B族维生素之一。在体内构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辅酶,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电子载体或递氢体作用[1]。 烟酸为水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别名维生素B3。一般用的计量单位是毫克(mg)。
尼古丁酸;尼克丁酸;烟酸;尼亚生;烟堿酸;维生素PP;吡啶3甲酸;Acid Nicotinic;Acidum Nicotinis;Niacin;Nicamin;Nicosode 14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脑血管扩张药物 其他 15 剂型 片剂:每片50mg,100mg; 注射剂:50mg(1ml),100mg(1ml),20mg(2ml),100mg(2ml),50mg(5ml)。
茶碱是指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性能和咖啡因有相似之处。虽然茶碱以“茶”命名,但茶碱和可可碱在茶叶中的含量跟咖啡碱相比,不足咖啡碱的千分之一。咖啡豆里咖啡碱含量为1%—2%,茶叶里咖啡碱含量是2%—4%,比咖啡豆多一倍以上,所以它又被称为“茶素”。
茶叶中的茶碱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茶叶中的化学物质,是生物碱的一种,其含量约为0.002%,茶碱与咖啡碱(又称咖啡因)、可可碱又合称为生物碱,其中茶碱的含量最低,咖啡碱的含量最高。茶叶生物碱是茶叶中重要的化学成份之一,特别是嘌呤碱中的咖啡碱,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茶碱是一种药物成分,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以下是关于茶碱的详细解释:茶碱是一种活性药物成分,属于甲基黄嘌呤的一种衍生物。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作为一种支气管扩张剂,茶碱能够帮助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茶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甲基黄嘌呤类药物。以下是关于茶碱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茶碱是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也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成分。作为药物使用时,它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化学结构特点:茶碱属于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茶叶中的茶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类物质。以下是关于茶碱的详细解释: 茶碱的基本性质:茶碱是一种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存在于茶叶中的生物碱。它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茶碱具有苦味和刺激性,能够帮助刺激中枢神经,达到提神醒脑的效果。

1、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第3版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共分为11个章节。首先,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于介绍分子生物学的概论以及染色体和DNA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建立起基础知识。第三至四章则详细回顾了生物信息流的过程,从DNA到RNA,再到mRNA转化为蛋白质,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
2、《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一部由朱玉贤、李毅和郑晓峰三位编著的学术著作。这本书详细探讨了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资料。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自1997年3月1日起首次发行,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里程碑。
3、原话记不清了,说一下大概的意思吧。第一,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就是生物体内的同种核苷酸、氨基酸是基本相同的,比如头上蛋白的甘氨酸和脚下蛋白的甘氨酸相同。第二,中心法则是相同的。这个不用多解释了。第三,生物大分子里面,单体的排列是不同的。
4、第一,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第二,中心法则是相同的。第三,生物大分子里面,单体的排列是不同的。
5、现代分子生物学主要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和本质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分子生物学又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前沿学科,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其他基础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它的主要核心内容是通过生物的物质基础核酸、蛋白、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Ph染色体阳性,然而在CMML中这一特征通常是阴性的。尽管染色体异位在CMML中并非唯一,但约20%至30%的CMML患者会出现基因异常,如+8,del(20 q),-7,del(11q)等。这些异常染色体在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同样可见,说明它们的特异性有限。
左卡尼汀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化合物,也被称为左旋肉碱或维生素Bt。它是能量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辅酶,具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具体来说,它在肌肉产生能量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肌肉收缩时,能够帮助身体从脂肪中获取能量。其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内参与一系列化学反应,特别是与能量生成相关的反应。
左卡尼汀(左旋肉毒碱)是食物的组成成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山羊肉中含量最高,约为1g/kg,而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极少甚至没有,被认为是类维生素的营养素。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左旋肉毒碱,成人体内约有20克左旋肉毒碱,主要分布于心肌、骨骼肌中。
左卡尼汀(左旋肉毒碱)是食物的组成成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山羊肉中含量最高,约为1g/kg,而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极少甚至没有,被认为是类维生素的营养素。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左旋肉毒碱,成人体内约有20克左旋肉毒碱,主要分布于心肌、骨骼肌中。适应症 用于防治左卡尼汀缺乏。
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必需的体内天然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它既能将长链脂肪酸带进线粒体基质,并促进其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又能将线粒体内产生的短链脂酰基输出。 本品的补充可缓解其因体内缺乏引起的脂肪代谢紊乱、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的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