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一颗叫哈雷彗星是怎么一回事

哈雷彗星是每7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年到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

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根据科学家的测量,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一次哈雷彗星过近日点的时间大概为公元2061年7月底。哈雷彗星的运转轨道是一个非常椭的椭圆,相对于地球来说,它的周期很长,但是,和其他彗星相比,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非常短的彗星,是少有的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

哈雷彗星以其明亮的表现和短暂的出现时间而闻名于世。经过公元1758年的目测和后来的科学研究,它被确定为一颗由冰和灰尘组成的彗星。它的核心约有15公里左右,是由冰、石质和混合物组成的固体,外围则包裹着细小的尘埃、气体和矿物质。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

哈雷彗星。根据中科院物理所查询,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每7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因哈雷首先测定轨道并成功预言回归成功而得名,是太阳系中一颗有着明亮尾巴的天体。它由冰、岩石和有机物质组成,直径约为15公里。

史上最大彗星正在向地球飞来,直径137公里!科学家怎么说?

美国NASA通过哈勃望远镜发现,一颗直径约137公里的巨型彗星正在向地球飞来,速度为每秒72公里,距离地球约32亿公里。如果这颗彗星撞击地球,后果将比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更加严重。彗星撞击的能量相当于5645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当量,足以导致全球性的灾难,生命将面临毁灭。

据外电报道,美国NASA最近通过哈勃望远镜确定,一颗编号为C/2014 UN271的巨大彗星正在向地球飞来,每秒速度约为72公里,现在距离我们约32亿公里。这颗彗星的直径约137公里,约1/3个海南岛大小,质量约500万亿吨。 6500万年前毁灭地球生态,灭绝恐龙的那颗小行星,直径只有10公里。

这颗彗星被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于2014年,也被叫做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值得人们警惕,是因为它是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最大的彗星,直径高达137公里,质量估计约500万亿吨。

有史以来的最大彗星 这颗巨型彗星C/2014 UN271的发现者——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加里伯恩斯坦显得无比激动,当他和他的工作人员观测到这一彗星时,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彗星,也可以说是比目前天文界所有可被充分研究的彗星还要大,而且还在它没进入太阳系时就已经观测到了。

在8大行星中,哪个行星的密度是最大的?

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地球,其次是水星,火星和金星,但是由于地球有着较厚的大气层,所以如果把地球200公里厚的大气层也算在内的话,那么它的密度就和水星差不多了。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其密度约为55085千克每立方米。 土星的密度为0.70克每立方厘米。 天王星的密度为318克每立方厘米。 海王星的密度为66克每立方厘米。 金星的密度为24克每立方厘米。 火星的密度为94克每立方厘米。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密度为土星0.70g/cm天王星318cm海王星66g/cm地球55085kg/m金星24g/cm火星94g/cm水星42794g/cm木星326g/cm3,地球密度最大。

太阳系中平均密度最大的行星是地球。地球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平均密度,是因为其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地壳由岩石和土壤构成,地幔由硅酸盐岩石和铁镁硅酸盐矿物组成,而地核则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环境最恶劣的行星:金星表面环境的恶劣不止在于温度,它的表面经常会下酸雨,而且也有非常频繁的雷暴现象,简直就是地狱。地球 太阳系密度最大的行星: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米5吨,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行星。最宜居的星球:不需要多解释。

八大行星大小排列顺序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水星:离太阳最近、公转速度最快、体积和质量最小、昼夜温差最大的行星。古代称为“辰星”或“昏星”。由于距离太阳最近,大气又非常稀薄,所以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彗星有什么特点?

彗星的主要特点:彗星体积不固定,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大;彗尾最长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的质量非常小,彗核是彗星最中心、最本质、最主要的部分,由石块、铁、尘埃及氨、甲烷、冰块组成;彗发由彗核周围的气体及尘埃组成,半径可达几十万公里。

彗星,这一太阳系中的神秘成员,以其独特的特性和运动轨迹,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们沿着一条圆锥曲线绕太阳运动,太阳则处于曲线的一个焦点上。这种运动方式导致彗星的轨道形状多样,包括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目前还没有发现轨道为圆形的彗星。

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长竟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核的表面是由凝结成冰的水加上干冰、尘埃、氨和岩石混杂而成。一般彗星是由彗头和彗尾两大部分组成。

彗星存在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依伯带,一般不会进入内太阳系。因为彗星的远日点距离太阳非常远,所以彗星的运行轨道通常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彗星在进入内太阳系后,受到太阳辐射,其中的水冰和固态气体会蒸发,连带着其中的固态颗粒,从彗星上脱落下来,使彗星呈云雾状,并形成拖在后面的彗尾。

彗星可算是夜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天体。在那井然有序的星空里,彗星好像是位形象怪异的不速之客,给人以来去无踪的神秘感觉。在众多彗星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就是哈雷彗星,它也是第一颗被算出正确轨道并按预言准时回归的彗星。

哈雷彗星有多大?比地球还大吗?

1、哈雷彗星的核心大小约为16x8x8千米,质量约为10万亿吨,比地球小很多。哈雷彗星,也称为1P/哈雷,是每75年左右进入内太阳系的一颗周期性彗星。其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它是最早被记录的周期性彗星(哈雷于1705年首次预测其返回),还因为它在接近太阳时变得非常明亮,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2、它最长处16公里,最宽处和最厚处各约2公里和5公里,质量约为3000亿吨,体积约500立方公里。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1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多孔,可能是因为在冰升华后,大部份尘埃都留了下来所致。哈雷彗星的表面比煤灰还黑的,这让它大量的吸收太阳的辐射而使温度为30~100℃。

3、不一定 哈雷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只是一个核,有16*8*8千米;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

4、大部分彗核的直径估计在几百米到十几公里之间,少数彗核如掠日彗星族的母彗星和Schwassmann-Washmann彗星,其直径更大,分别为50公里和20公里,而(2060)Chiron的彗核直径更是达到了90公里。

密度最大的彗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