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例如:铁的密度是8×10^3千克/米^3=8克/厘米^3。
液化天然气密度:0.42~0.46 g/cm3≈0.45kg/L 1吨LNG液体等于1000kg,体积V=1000÷0.45kg/L≈2222L。气体:液体=625:气体≈1388立方米,气态的天然气会收到温度等一些因素影响,所以这数据只是个大致数据。
1、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等于P1=ρgh,ρ是液体密度。h是高度。压力F1=ρghS1;S1是容器底面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液体的重量=ρgV=ρg(S1+S2)*h/2,S1,S2分别是容器下面积和上面积。该公式对圆柱形和圆梯形都适用。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容器横截面是相同的,忽略容器重力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如果容器横截面不是相同的,如梯形之类的,就会不一样了。
3、结果只到了几杯水,桶就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h很大。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或侧壁)产生的压力远大于液体自身所受的重力。
4、个人认为是有的,但是很少,液体有表面张力的,装盛液体的时候顶部不是水平的,你注入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对顶部是有一定的压强的,但是全部注入稳定以后应该就会消失(慢慢注入,没有压缩的情况下)。
5、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个装满水的密闭容器,容器底部的物体受到的是水的压强加上大气压强。但如果容器敞口,那么水面上的物体只受到水的压强,因为大气压强会平衡到水面上,不再对物体产生额外的影响。
6、例如: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g=10N/kg)。解p=F/S=(5+45)/0.01=50/0.01=5000Pa 说明:压强就等于压力/面积。这里求的是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而不是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给予的压强。

你给的条件下,密闭容器,加入物质,肯定是压强变大了,密度也变大了。此处的压强变大,不是因为分子内能增加,而是因为分子数目增加,同时密度肯定增加了。不用想太复杂。
有关系。其他物理指标相同时,气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被密封在某种容器中的气体,其压强是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对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它的大小不是由被封闭气体的重力所决定。同温度条件下,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越大,气压越大。
当水的压强增加一个大气压时,水的密度增大约0.05%,也就是1/2000,选D.水在常温下体积压缩系数为 76×10^(-10) m/N,在压力增加1个大气压(约01MPa)时,体积缩小 76x10^(-10)x01x10^6=8x10^(-4), 所以密度增大就约为0.048%。
首先前提条件是密闭容器,ρ=m/v ,V是不变的,m也不变则密度也不会变。压力变大是因为加热后空气分子的动能增加了(空气分子的运动变得更活跃),那么单位面积单位时间上分子的撞击次数就增加了,从而使得压力增大。
和接触面积S相同时,压强P和固体密度ρ成正比。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液体对容器内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
气体密度只与质量和体积相关。气体温度越高,体积不变,密度越不变,压强越大。一定质量的气体 PV/T是一个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