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的密度

1、吡啶为有臭味的淡黄色有机液体,由煤焦油及石油分馏获得,可做为溶剂及化学试药。吡啶具有难闻的气味。密度0.978 g/cm3,闪点68°F,蒸气比空气重,食入和吸入有毒。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2、吡啶的密度是0.983g/cm3。吡啶的具体介绍: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H5N,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3、凝固点: 一42℃。沸点: 115.3℃。液体密度(26℃): 978kg/m。闪点: -20℃。自燃点: 482.2℃。折射率(20℃): 5092。爆炸极限: 1.8%~12.4%(体积)在常温常压下吡啶为具有使人恶心的恶臭的无色或微黄色易燃有毒液体。能溶于水、醇、醚及其它有机溶剂。其水溶液呈微威性。

吡啶怎么念

吡啶的汉语拼音为 bǐ dìng。读音:bǐdìng。简介: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特征为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是合成多种产品的基础原料。

吡啶的读音为:bǐ dìng。吡:这个字在吡啶的发音中读作bǐ,音调为第三声。啶:这个字在吡啶的发音中读作dìng,音调为第四声。正确发音对于理解和识别吡啶这种化学物质非常重要,在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中准确使用相关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

吡啶的汉语拼音为 bǐ dìng,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特征为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吡啶源于苯分子,通过氮原子替换一个碳氢键,故又称氮苯。它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的液体,带有明显的恶臭。在自然界中,吡啶可以在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和石油中找到。

就是去掉口字旁那两个字的读音bǐ dìng(三声,四声)英文名称:Pyridine 系统名:氮杂苯, CAS号 110-86-1。物理性质:分子量为710。 吡啶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 熔点 -46℃, 沸点 112℃, 密度 0.9819g/cm。易溶于水和乙醇,本身也可作溶剂。

吡啶的正确发音是:bǐ dìng。吡:音同“bǐ”,是吡啶这个词的前缀,表示某种特定的化学结构。啶:音同“dìng”,与“吡”结合后形成了吡啶这一词汇的尾部。在发音时,应确保两个字的音调准确,尤其是“啶”字的发音,避免与其他相似的字混淆。了解其发音有助于在化学领域进行更准确的交流。

吡嘧什么读音

吡嘧的读音为bǐ mì。吡:这个字在中文中读作bǐ,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字,但在化学名词中较为常见,如吡嘧黄隆等。嘧:这个字读作mì,同样在化学领域,特别是农药和除草剂等领域中较为常见,如嘧啶、吡嘧黄隆等化合物中都包含了这个字。

吡的发音是bǐ,嘧的发音是mì。吡嘧黄隆的英文名称为pyrazosulfuron-ethyl, NC-311, 或者Sirius。这种化合物的结构或分子式未给出,但其密度在20℃时为44。在180到181摄氏度之间,吡嘧黄隆会熔化。在20℃条件下,它的蒸气压为0.014毫帕。

吡字的读音为bǐ,属于第三声。在语言中,吡字通常出现在一些专业词汇或者化学元素名称中。例如,吡哆醇是一种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此外,吡还可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表示某种声音或状态的轻微程度。由于吡字的使用较为专业,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接触和使用到它。

吡啶的密度是多少

1、吡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吡啶为有臭味的淡黄色有机液体,由煤焦油及石油分馏获得,可做为溶剂及化学试药。吡啶具有难闻的气味。密度0.978 g/cm3,闪点68°F,蒸气比空气重,食入和吸入有毒。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2、吡啶的密度是0.983g/cm3。吡啶的具体介绍: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H5N,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3、凝固点: 一42℃。沸点: 115.3℃。液体密度(26℃): 978kg/m。闪点: -20℃。自燃点: 482.2℃。折射率(20℃): 5092。爆炸极限: 1.8%~12.4%(体积)在常温常压下吡啶为具有使人恶心的恶臭的无色或微黄色易燃有毒液体。能溶于水、醇、醚及其它有机溶剂。其水溶液呈微威性。

4、物理性质:吡啶是一种无色可燃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其熔点为42℃,沸点为115℃,密度为0.9819克/厘米。吡啶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和苯等多种溶剂,并且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这一性质在工业上被用于纯化吡啶。化学性质:吡啶及其衍生物比苯稳定,其反应性与硝基苯类似。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