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全燃烧反应生成水,二氧化。数碳原子数目为a,氢原子为b氧原子为c。
2、苯:2C6H6+15O2--12CO2+3H2O 苯甲酸:2C7H8O+15O2--14CO2+4H2O 1mol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5mol,1mol苯甲酸完全燃烧,也消耗氧气5mol。故1mol二者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5mol。
3、生成水4mol,苯甲酸乙酯分子式为C 9 H 10 O 2 ,1mol该物质燃烧耗氧5mol,生成水5mol,假设混合物中A a mol,苯甲酸乙酯b mol,有9a+5b=x/24;4a+5b=y/18,a= 。
4、如烷烃的燃烧:CnH2n+2+(3n+1)/2O2→nCO2+(n+1)H2O ①1mol 烃CxHy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为(x+y/4)mol,即每摩碳原子消耗1molO2,每4摩氢原子消耗1molO2。
5、H2O),8个H消耗2个O2分子。其中苯甲醇结构中自带的1个O。所以,苯甲醇完全燃烧化学式为2C7H8O+17O2→14CO2+8H2O ;可见2分子苯甲醇完全燃烧需要消耗17个O2分子,折算后1mol苯甲醇完全燃烧需要消耗5mol氧气。
1、不一样。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酸酯并不一样。苯甲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其能与乙醇、乙醚、环己烷混溶,不溶于水。
2、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苯甲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苯甲酸的酸性,但比苯甲酸弱。甲酸乙酯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有甲酸基和乙基。这两者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分子结构中没有足够的官能团或基团来进行化学反应。
3、苯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属于不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直接采用乙酸乙酯的方法来制备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制备一般采用醋酸和乙醇为原料,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得到。
1、溴苯和腈水解法产生苯甲酸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化学情况,从而导致该反应不能成功。
2、邻甲基溴苯不能直接转化为邻溴苯甲醛。邻溴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醛基和溴原子,而邻甲基溴苯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甲基和溴原子。这两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不能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3、遗憾的是该法副反应多,例如仲辛醇同时也被氧化成乙酸等,导致分离困难,还副产稀硝酸及氮氧化物等,需要进一步处理,对环境不利。(2) 正己腈水解法:正己腈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水解可以得到正己酸,副产铵盐。
4、Ⅱ、腈水解法 -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会生成羧基。这里在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中都能够反应。具体的反应机理见下一章羧酸衍生物。此法通常只适用于伯卤代烷,仲、叔卤代烷在氰化钠(钾)中易发生消除反应。

1、非极性溶剂:苯,四氯化碳,己烷、异辛烷、甲苯、二氯甲烷。性溶剂:水、丙酮,乙醇,氯仿,乙醚、乙酸、丙酮、乙腈、异丙醇、甲醇。各种有机溶剂的极性是相对的,视该溶剂的偶极矩而定。
2、非极性溶剂:苯,四氯化碳,己烷、异辛烷、甲苯、二氯甲烷。
3、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肉豆蔻酸异丙酯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能够迅速溶解油脂和有机物质。
4、非质子极性溶剂能使阳离子,特别是金属阳离子溶剂化。
5、极性溶剂与水混溶成氢键例如甲酸、吡啶、甲乙醇、三乙醇胺、乙二醇丁醚、dmf、nmp和dmso,非极性溶剂难溶于水例如苯甲醇、异辛烷、二甲苯、环己酮、乙酸丁酯、四氯乙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6、非极性溶剂是指由于分子中没有明显正负电荷差异,所以在溶液中不会形成氢键或离子-溶剂相互作用力的溶剂。常见的非极性溶剂包括石油醚、苯、四氯化碳等。非极性溶剂通常具有低相对介电常数和较低的极化率。
1、乙酯(ethylformate),又名甲酸乙酯(蚁酸乙酯),分子式C3H6O2,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易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禁忌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
2、别名: 蚁酸乙酯 性状: 无色低黏度液体。有令人愉快的气味。不稳定,易水解。有吸湿性。能与乙醇和和乙醚混溶,能溶于10份水,同时逐渐分解出甲酸及乙醇。相对密度(d20 4(20上标,4下标)0.917。熔点-80℃。
3、甲酸乙酯用作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等的溶剂,以及食品、香烟、谷类、干燥果品等的杀菌剂、杀幼虫剂和熏蒸剂。
4、甲酸乙酯是由甲酸和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其分子结构由两部分组成:甲酸和乙醇。甲酸部分包含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乙醇部分包含一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5、氨基甲酸(乙)酯:一种结晶物,结构式为,NH2COOC2H5。熔点48~50℃,沸点182~184℃。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产物,如用于制备聚氨酯树脂。
6、通常乙酯是指羧酸酯类,通式为RCOOEt。常见的乙酯有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等。相对密度(水=1):0.9236g/cm,沸点:53℃,熔点-80.5℃,闪点-4℃,引燃点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