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蜡石,因其表面具有类似蜡的质感而得名,又因原产于真腊国(今柬埔寨)而被称为腊石。这种石材属于硅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其表面油状蜡质的表层是由低温熔物形成的,具有很强的韧性,硬度在5到5之间。
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5~5。黄蜡石由于其地质形成过程中渗杂的矿物不同而主要有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数十个品种。
中国四大名石:安徽灵璧石、无锡太湖石、广东英石、海南黄蜡石 灵璧石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原料,被称为“磬石”、“八音石”,因而排在四大名石之首;海南蜡石有乱玉之称。

稀世珍宝寿山艾叶绿,以其独特的色彩、纹理和稀有性闻名于世,是寿山石中的一种极品。首先,寿山艾叶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颜色。它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生机的绿色,宛如艾叶般清新自然。
艾叶绿石,以其英文名称mugwort leaf green,在中国古代石文化中享有盛誉。它源自南宋时期的山坑石,尤其是福州寿山石中的佼佼者。《三山志》记载,寿山石中的艾叶绿质地如玉,色泽罕见,明末谢在杭甚至将其推崇为第一。
鉴别艾叶绿寿山石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观察石头的颜色。真正的艾叶绿寿山石颜色鲜绿,色泽均匀,无杂色。其次,检查石头的纹理。优质的艾叶绿寿山石具有独特的纹理和图案,如细密的丝线状结构,清晰可见。再次,观察产地证明。为确保购买的艾叶绿寿山石的真实性,应查看明显的产地认证。
1、白杜陵坑石,色白,然不见纯白者,多白中泛黄、泛灰、泛青、泛蓝,或葱白。其中以色清恬、性通灵者为佳。谚语有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楼主可以去博宝艺术网鉴定频道了解一下,那里有在线鉴定专家,应该会帮到你。
1、玻璃蝉的密度和硬度都比较低,拿在手上感觉轻飘,用小刀可以将其划动,而玉蝉的密度和硬度都不会太低。另外玻璃蝉的玻璃光泽也与玉石的油脂蜡状光泽太不相同。且仔细观察玻璃蝉内部还可看到气泡等等。石蝉冒充和田玉蝉,例如寿山石、马蹄筋、艾叶绿等石材冒充玉料做的玉蝉。
2、第一,两汉玉蝉多用新疆和田白玉、青玉雕成,用料讲究、形制古朴、质地上乘。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用质地细腻看似像玉的石材来冒充玉料,最简明有效的办法是用小刀在边缘处轻划一下,玉的硬度很高,一般的金属制品很难让其产生明显刻痕。
3、鉴别古玉蝉的真伪,首先应观察其表面包浆。真正的古玉蝉包浆浓厚,呈现出光洁油润的视觉感受。 相比之下,仿品古玉蝉为模仿包浆,常涂抹油脂并通过刷子磨擦或人工盘玩形成表面层,但这层包浆通常较浅薄,与真正的古玉蝉包浆存在明显差异。 沁色的存在是判断古玉蝉真伪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艾叶绿不是田黄。【艾叶绿】产于福建、浙江、辽宁,石色如同艾叶般翠绿。艾叶绿是名贵上品,除质地温透精绝外,它的颜色更是浓艳鲜嫩,翠绿无比。辽宁产的艾叶绿是“最上品”。艾叶绿是闻名遐尔的寿山石中最为稀有和珍贵的品种,被人誉为寿山三宝之一。
艾叶绿,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矿石,其颜色从不透明至微透明,通常呈现出黄绿色或深绿色,极少数能见到与艾叶颜色相似的深绿,因此显得尤为珍贵。它的产出并不规律,且主要源自未知的矿脉,因此,对于收藏者来说,艾叶绿更多是停留在传说中,而非实际的实物接触。
艾叶绿在古代的地位极高,曾被誉为寿山石之首,其价值不亚于田黄石。然而,由于其产出规律不明,且开采困难,艾叶绿的珍贵程度愈发凸显。现今,艾叶绿石矿已近乎绝迹,收藏者更多是通过古籍中的记载了解其魅力,而现今的寿山石市场中,田黄石虽然依旧常见,但艾叶绿的地位已退居其次,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雕刻名家王正义所刻“神”字磷页石章 最佳的色碧如艾叶,整体通透,绿中带蓝,怡人养眼,彰显生机勃勃,常被误认为是绝迹百年的艾叶绿。 因无矿脉可寻,很难见实物,美国等地偶能发现,价值胜于田黄。因太珍贵,稍大的材质均不做解理面,作原石保存。
艾叶绿的质地独特,呈现出明净且凝腻的光泽,其色彩被古人比喻为老艾叶,绿色中透露出淡淡的黄意。如果绿色较浅,它也有别名,称为艾背绿。关于艾叶绿的产地,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梁克所提及的五花石坑并未在文献中有明确位置,现代寿山石的矿区中也找不到这个特定的矿坑名称。
艾叶绿,不透明至微透明,所见一般为黄绿色,深绿色如同艾叶者很少,最为珍贵。此品种产出无规律,无准确产出矿脉,极少产出,故收藏者,多只闻其名而不谋其面。明朝倍受官宦珍爱的软宝石,与老艾叶颜色相仿,价值不低于田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