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化三铁又称雪明碳铁(Cementite 或 Iron carbide),化学式为Fe3C,为具有斜方晶系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硬度很高,但脆性极大。在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腐蚀,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主要由FeO与CO反应得到。碳化三铁直接由白铸铁融化形成。
2、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其中碳以Fe3C(碳化三铁)和游历状的碳(石墨)两种形态存在。纯铁就是纯的铁元素,其中很碳量很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是纯铁,因为反应中只生成二氧化碳而不生成碳。
3、碳化三铁又称雪明碳铁(Cementite 或 Iron carbide),化学式为Fe3C,为具有斜方晶系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硬度很高,但脆性极大。在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腐蚀,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主要由FeO与CO反应得到。 碳化三铁直接由白铸铁融化形成。
4、碳化三铁。根据查询今日头条得知,铁3碳读作碳化三铁,化学式Fe3c,在冶金上称为渗碳体,为灰白色结晶粉末。铁3碳相对密度为694,溶点为1837摄氏度,不溶于水、溶于酸。正交晶系晶体。
碳和铁结合生成碳化三铁属于渗碳体。渗碳体cementite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渗碳体的含碳量为wc等于百分之69,熔点为1227度,其晶格为复杂的正交晶格。
碳化三铁又称雪明碳铁(Cementite 或 Iron carbide),化学式为Fe3C,为具有斜方晶系结构的间隙化合物。硬度很高,但脆性极大。在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腐蚀,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主要由FeO与CO反应得到。 碳化三铁直接由白铸铁融化形成。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其中碳以Fe3C(碳化三铁)和游历状的碳(石墨)两种形态存在。纯铁就是纯的铁元素,其中很碳量很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是纯铁,因为反应中只生成二氧化碳而不生成碳。
在外观上,白口铸铁的断口呈现出暗白色调,且其晶粒结构较为粗大,具有明显的定向性,这是由于其碳化物的分布特点所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白口铸铁不含石墨,大部分碳都与铁结合形成了碳化三铁,这使得它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脆性特性。
在这种白口铸铁中,几乎全部的碳都与铁化合形成了碳化三铁,其断口呈暗白色,晶粒粗大,具有很大的硬度和脆性,因此被称为“刚铁”,既不能承受冷加工,也不能承受热加工。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在这里。本来块炼铁含碳极低,质地柔软易于锻造;而白口铸铁又脆又硬,完全失去了块炼铁优良的锻造性能。
背过一些元素固定的化合价,因为铁和碳是变价的。一般铁是二价碳是四价,很少有 铁是三价 碳是三价 也可以利用化合价之和为0 算算,不难的。
二三铁:铁可以是正二价和正三价,即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二四碳:碳一般为正二价和正四价,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四六硫:硫可以为负二价,负四价,负六价,如FeS(此时铁正二价 硫负二价),SO、HSO。
二(负二)四六硫二四碳,二四六七锰全占。(3)负价的:负一氟氯和溴碘,负二氧硫负三氮。
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硫二铝三硅为四,铜汞为二铁二三。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莫忘单质价为零。负一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负三价是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常见根(原子团)价的口诀 一价铵、硝、氢氧根 二硫酸、碳酸根 三价只有磷酸根。注明:显正价的只有铵根离子(+1价)。根价与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相同,而且正价的原子团就带正电荷,显负价的原子团就带负电荷。
在你这个顺口溜中,一价里氯是负一,其他都是正一,二价里氧是负2,其他都是正的。
1、亚共析钢:组织为F+(F+Fe3C),其中(F+Fe3C)就是珠光体,珠光体中的共析铁素体与共析渗碳体的比大约为8:1,保持不变。但是作为整体而言,如果要计算铁素体“相“的含量,则这个铁素体不仅包括先共析铁素体,还包括珠光体里面的共析铁素体,这时就叫做相组成物。
2、含碳量不同:共析钢是指具有共析成分含0.77%碳的碳素钢。亚共析钢的含碳量在0.0218—0.77%之间。过共析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内部金相组织不同:共析钢中主要金相组织为珠光体组织,其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呈片状平行排列。亚共析钢的主要金相组织是珠光体和铁素体。
3、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铁素体渗碳体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
4、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12%,所 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 渗碳体。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
1、铁碳相图和铁铁三碳相图是两种。一种是稳定系的,一种是不稳定系的。理论上当无限缓慢冷却时是按铁碳相图的,但实际冷却不可能如此,一般按铁铁三碳相图进行相变,这是简单介绍。
2、铁碳合金相图中有三种渗碳体: 贝氏体(Bainite):由于含碳量较低,无法形成完全的渗碳体,而呈现为非典型的典型纳米级的针状结构,分布均匀,可通过淬火后进行时效处理得到。 马氏体(Martensite):在快速冷却的条件下产生,具有板条带状结构,石墨呈分散形态。
3、从某种意义上讲,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工具,是研究碳钢和铸铁成分、温度、组织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制定各种热加工工艺的依据。在铁碳合金中一共有三个相,即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
4、在常温下铁中能固溶的碳很少,就是所谓的碳当量,我记得是0.028%,而铁中多余的碳,不管来源如何都将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和固溶的铁素体构成各种相,而Fe3C这个分子的最高含碳量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就是约67%,也就是说,当含碳量超过这个值以后。
5、因为碳在铁中可以存在的形式有两种:渗碳体、石墨。所以,铁碳相图也就分为铁-渗碳体相图(Fe-Fe3C)和铁-石墨相图(Fe-G)两种。同时,渗碳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分解:Fe3C=3Fe+G,故,铁碳相图有二重性。
1、“ 碳全部以三铁碳的形式存在”的意思就是说,所有的碳元素都是全部以Fe3C的形式存在,即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不会溶入固溶体、也不会以单质(石墨)存在。
2、【答案】:B 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也就是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铸铁可分为如下三类:a. 白口铸铁:即第二和三阶段的石墨化全部都被抑制、完全按照F-F3C相图进行结晶而得到的铸铁。
3、该铸铁中的碳大部分或全部以自由状态的片状石墨形式存在,具有片状石墨的铸铁,因断裂时断口呈暗灰色,故称为灰铸铁。主要成分是铁、碳、硅、锰、硫、磷,是应用最广的铸铁,其产量占铸铁总产量80%以上。
4、灰口铸铁中的碳除微量溶入铁素体外,全部或大部以石墨形式存在,因断口呈灰色,故名灰口铸铁;白口铸铁中的碳完全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断口呈亮白色。白口铸铁很难切削加工,主要作炼钢原料使用。
5、如,高铬铸铁。断口呈暗白色,晶粒粗大,有明显方向性。不含石墨的铸铁。几乎全部的碳都与铁形成碳化三铁。具有很大的硬度和脆性。不能承受冷加工,也不能承受热加工,只能直接用于铸造状态 。碳以渗碳体形态存在的铸铁,其断面为灰白色。是一种良好抗磨材料,在磨料磨损条件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