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橘络简介

橘子里的白丝简介 剥开橘子后,里面的白丝称为橘络,橘络其实是中果皮,它含有膳食纤维、钾、钙、镁等营养成分。橘络的作用 防止上火。吃橘子时连同橘络一起食用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吃橘子上火。

橘络:橘络甚多或较少,呈网状,易分离,通常柔嫩,中心柱大而常空,稀充实。瓢囊:瓢囊7-14瓣,稀较多,囊壁薄或略厚,柔嫩或颇韧,汁胞通常纺锤形,短而膨大,稀细长,果肉酸或甜,或有苦味。

《纲目拾遗》:金御乘云,橘丝专能宣通经络滞气,予屡用以治卫气逆于肺之脉胀甚有效。 《本草便读》:橘络,甘寒入络,无甚功用,或可清络中之余热耳。 《日华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汤饮甚验。

橘子外面的白色的网状筋络被称之“橘络”,中医认为橘络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不仅是、冠心等慢性患者的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胁疼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橘子最外面有油胞的部分叫黄皮层或油胞层,果肉和黄皮层之间白色的部分是白皮层,果肉外面网络状白色的部分叫橘络,果肉最外面透明的部分叫囊衣,内部的小颗粒叫汁胞,果肉里的白色颗粒部分为种子。

橘络,即橘瓤上的网状经络,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滞咳嗽等症。因为橘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压,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橘叶具有疏肝理气、消肿散毒之功效,为治胁痛、乳痛的要药。

3-甲酰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是不是危险品?

1、[化学名称] 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基-2-基)-1-(2-甲氧基甲酰基苯基)磺酰脲 XX =A1#H [作用特点] 苯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酶 (ALS)的抑制剂。

2、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通用名称:苯甲酸 【药理】本品为消毒防腐剂,具有抗细菌作用;在酸性环境中,0.1%浓度即有抑菌作用。

3、防晒成分: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桂皮酸盐)、苯基苯并咪唑磺酸、胡莫柳酯、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酚(UV-362)、二乙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乙酯、乙基己基三嗪酮、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

4、唑螨酯合成主要以1,3-二甲基吡唑酮-5为原料,经过1,3-二甲基-5-氯吡唑甲醛-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甲醛-5得到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肟-5,然后与中间体对氯甲基苯甲酸叔丁酯进行反应得到唑螨酯。

5、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已酯,甲氧基肉硅酸乙基已酯 这两个可能是防腐剂,防止微生物生长的。四氢甲基嘧啶羧酸 这个不怎么清楚,应该也是添加剂,防腐剂作用。

这是什么植物?见图

夹竹桃(学名:Nerium indicum Mill.)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

你好,这个是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夏天无,学名Corydalis decumbens 不定根发自块茎表面。茎细弱,2-3枝丛生,不分技。

你好,这个是蔷薇科植物李叶绣线菊,学名Spiraea prunifolia 灌木,高达3米;小枝细长,稍有稜角,幼时被细短柔毛,以后逐渐脱落,老时近无毛。

酯的命名规律

1、酯是根据形成它的酸和醇(酚)来命名的 例如乙酸乙酯CH3COOC2H乙酸苯酯CH3COOC6H苯甲酸甲酯C6H5COOCH乙酸丁酯CH3COOC4H丙烯酸辛酯CH2CHCOOC8H17等。

2、酯是根据组成的酸和醇进行命名的,合称某酯某(醇)酯,如二乙酸(两个乙酸分子)和乙二醇形成的酯,名称为二乙酸乙二酯 。又如乙二酸(草酸)和两个乙醇形成的酯 名称为乙二酸二乙酯。

3、【酯的命名】酯是根据形成它的酸和醇(酚)来命名的,例如乙酸乙酯CH3COOC2H乙酸苯酯CH3COOC6H苯甲酸甲酯C6H5COOCH3等。【酯的物理性质】酯类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4、一些从天然物中分离得到的大环内酯具有生物活性。例如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能脱水而成γ-丁酸内酯或称1,4-丁内酯,与苛性钾作用即成γ-羟基丁酸钾HOCH2CH2CH2COOH。用作香料的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内酯。

5、酯类命名:根据形成酯的羧酸和醇来命名,叫做某酸某(醇)酯。醇类的系统命名与烯烃、炔烃的命名相似。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