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密度:293g/L。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95%氧,7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5m/s。
空气的密度是293千克/立方米。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空气中的氧气对于所有需氧生物来说是必须的。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
你好,在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约为29kg/m3。空气密度=293×(实际压力/标准物理大气压)×(2715/实际绝对温度),绝对温度=摄氏温度+2715 通常情况下,即20摄氏度时,取205kg/m3。
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9,则空气密度=29/24=2946g/L。
空气密度的变化对飞机的飞行影响是根本性的,如果空气的密度严重下降的话,其实机翼在同样的速度产生的升力就会急剧降低,飞机就会掉落下来。当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增大。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空气密度越小,机翼产生的升力越小,起飞滑跑的距离越长。
在一定真空速下,空气密度增大对飞机的升力和阻力的影响如下:空气密度大,空气动力大,升力和阻力自然也大,实验证实,空气密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升力和阻力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升力和阻力与空气密度成正比例,显然,由于高度升高,空气密度减小,升力和阻力也就会减小。
气温的高低会对飞机的滑跑距离产生影响。气温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受到的阻力减小,导致需要更长的滑跑距离。而气温越低,空气密度越大,飞机所受到的阻力增加,从而缩短了滑跑距离。此外,气温的变化还会影响飞机引擎的性能,进一步影响滑跑距离的需求。
成正比。飞机的升力大小与空气密度成正比。升力是使飞机在空中保持悬浮和飞行的力量,空气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空气分子的数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飞行速度下,空气密度越大,飞机所受到的压力也越大,产生更大的升力。当空气密度减小时,飞机所受的压力减小,升力也相应减小。
机体承压能力也是影响飞机最高飞行高度的一个因素,当机舱内外压差过大时对机体会造成极大的威胁(有可能造成飞行器解体的危险)现有的飞行器一般不能在飞行过程中保持机舱内恒压(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航空器都有用降低舱内气压的方法以减小机舱内外的压力差但减小气压,就会造成空气密度变小,空气稀薄。
1、冷空气重,在小学里我们曾学过:“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于是形成了风。”那么,空气受热后为什么会上升呢?原来这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重变得比周围的冷空气轻,周围比较重的冷空气流过来把这些比较轻的热空气浮到了上面去,于是形成了风。
2、在相同体积下,热空气会比冷空气的重量轻。空气受热膨胀,密度会变小,相同体积的冷空气会比它重。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空气密度都不一样,一个大气压下,在标准条件下,空气密度约为29Kg/m,20℃时,取205kg/m,不是相同体积的空气也不能拿来比较。
3、干空气的比重(kg/m3)18℃—2124 20℃—2041 22℃—1960 24℃—1879 26℃—1799 可见较热的空气较轻,所以在没有强制通风的室内,较热的空气会在上层。
1、空气密度越大,声速越快。因为传播声音的气体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越小。
2、声速和介质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声速越大。空气密度增大,声速增大。
3、如果是在密闭容器内,空气密度是不随温度变化的。如果不在容器内,空气密度的确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不仅取决于空气密度,也和空气中的分子的活跃程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高,越活跃。
4、空气密度大,阻力会增大。阻力大需要消耗能量,波的能量损失会影响声速。阻力会减小加速度,速度也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