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指标

钻孔灌注桩泥浆的三大指标:比重(亦称相对密度):1~3。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秒,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秒。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宜大于4%。

泥浆的主要指标包括: 密度 粘度 含沙量 pH值 温度等。这些指标是评估泥浆性能的关键参数。以下是对这些指标的详细解释:密度:泥浆的比重反映了其内部固相颗粒的质量和数量。泥浆的比重越大,其内部固相颗粒越多,可能具有更好的悬浮和支撑性能。但过高的比重也可能导致流体输送困难。

钻孔灌注桩泥浆三大指标:泥浆比重不大于15,粘度不大于20pa.s,含砂率不大于2%。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比重03-10,粘度20~25s、含砂率不大于6%、比重1-15。注: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是从桩孔的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的平均值。本项指标的测定,限指大直径桩或有特定要求的钻孔桩。对冲击钻的桩,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5。

脱硫湿磨机运行中需要控制和调整哪些参数?如何控制及调整

在脱硫湿磨机运行过程中,主要需要控制和调整的参数包括给料量和补水量,两者必须保持匹配。确保这些参数的精确控制对于设备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此外,还需要密切监控循环箱内的浆液密度,一般应控制在1200至1250kg/m之间。浆液密度是评估浆液浓度的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脱硫效率。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磨机制浆液的质量浓度需控制在约30%,密度则在1250kg至1270kg之间。通常情况下,磨机入口的石料量与水量的比例约为3:1,而磨机循环箱中的稀释水与磨机入口石料量的比例为2:1。磨机入口水量和石料量的调整主要依据磨机电流,这一参数反映了磨机钢球配比和填料的工作状态。

在磨煤机正常运行期间,需要密切关注其出口温度、压差以及进口风压等关键参数。确保这些参数处于正常范围是维持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当磨煤机出口温度偏高时,如果进口风压符合规程规定范围,可以通过增加冷风供应量来调整。

立磨振动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影响立磨运转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振动。立磨的振动是用减速机振动传感器(减速机上安装横向、纵向两种)检测的。它测量出的数值将被转换成电信号,传入电脑。但是如果调整不好,振幅一旦超出额定值,就会自动报警直到停磨。

湿法球磨机的喂料量和加水量的控制方法: 要经常观察黄泥浆下降量,如果发现黄泥浆量不足或流动受阻,应及时在磨头处加水冲洗,以防止堵塞。 根据石灰石、黄泥浆、入磨水压情况和出磨料浆质量检验结果,及时调整喂料量和加水量,使生料细度和加水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指标范围之内。

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概述:首先明确脱硫装置维护与检修的基本概念,强调其对于确保装置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性。 常规维护 设备清洁与检查:包括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润滑:对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行定期润滑,减少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石膏的密度是多少?

石膏密度:生石膏为3g/cm3,硬石膏为8~0g/cm3。一般所称石膏可泛指生石膏和硬石膏两种矿物。

石膏的密度是3g/cm到9g/cm之间。具体的密度取决于石膏的类型和结晶程度。以下是关于石膏密度的 石膏是一种常见的矿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石膏的密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通常用于确定其质量和纯度。

石膏和滑石都是常见的矿物材料,它们的密度不同,导致重量有所差异。石膏比滑石重的原因 石膏的密度较高。石膏的密度约为3克/厘米,而滑石的密度相对较低,约为2克/厘米。由于密度的差异,相同体积的石膏会比滑石更重。 石膏的化学成分也对其重量产生影响。

石膏是一种矿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它的密度较高。石膏的密度为约3至6克/厘米,具体数值取决于其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其它因素。石灰,也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密度相对较低,大约在2到3克/厘米之间。这一差异主要来源于其成分和分子结构的差异。

密度:石膏的密度相对较低,为61g/cm3。溶解性:石膏微溶于水,其溶解度在约311K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但超过此温度后加热则溶解度减小。热稳定性:石膏在加热至128℃时会失去大部分结晶水,转变为熟石膏。加热到163℃以上时,石膏会失去全部结晶水,变成无水硫酸钙。

密度与光学性质 密度:相对密度约为3。 光学性质:在偏光镜下,石膏无色,是二轴晶,2V角为58度,Ng、Nm和Np的数值分别为530、523和521。随着温度的升高,其2V角会逐渐减小,直至90℃时消失。

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后,颗粒物偏高与浆液密度大小有关系吗?

1、通过精确测量不同位置的浆液密度,可以进一步探讨浆液密度大小是否与颗粒物偏高存在相关性。这将有助于优化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减少颗粒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脱硫后颗粒物高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脱硫塔进口粉尘浓度的影响。湿法脱硫过程中,烟气会携带部分脱硫浆液,这些浆液在粉尘测量干燥时析出,成为粉尘颗粒物。不同脱硫工艺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也不同,比如氨法或镁法因其副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高,会导致测量后的粉尘浓度升高。

3、在石灰石湿法脱硫过程中,如果连续八小时没有提供浆液,且浆液密度达到1190,pH值为35,没有观察到变化,石膏的稀含水量大,脱水效果不佳,这可能表明存在多个问题。首先,需要检查密度计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显示的密度数据准确无误。

吸收塔浆液浓度过高怎么处理

1、吸收塔浆液浓度过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处理: 加大循环水流量,稀释浆液浓度。但要控制在允许的浆液密度范围内。 降低塔顶返回温度,增加物料在塔内的而外吸收。 检查喷淋系统,确保喷淋效果良好,增加气液接触效率。 适当提高塔内盘高,增加气液接触阶段,利于吸收。

2、针对吸收塔浆液浓度过高的问题,首先应考虑增加循环水的流量,以此来稀释浆液的浓度。然而,这一操作必须确保在浆液密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避免超出系统承受能力。 其次,降低塔顶的返回温度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这有助于提高物料在塔内的吸收效率。

3、PH低,浓度高,主要的原因就是原煤的二氧化硫含量太高,因为要保证脱硫率,就必须连续地向吸收塔补充石灰石浆液,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密度更高,唯一就是降低原煤的含硫量。启动脱水系统。

石灰石湿法脱硫,八小时没供浆液密度1190,ph4.35,没变化。石膏稀含水分...

1、在石灰石湿法脱硫过程中,如果连续八小时没有提供浆液,且浆液密度达到1190,pH值为35,没有观察到变化,石膏的稀含水量大,脱水效果不佳,这可能表明存在多个问题。首先,需要检查密度计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显示的密度数据准确无误。

2、石灰石湿法脱硫浆液密度达到2克/毫升可排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由国家相关标准,石灰石湿法脱硫浆液的密度与其浓度和含固率等因素有关,石灰石湿法脱硫浆液的密度在2~4克/毫升,pH值应保持在5~0之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200毫克/升。

3、通过精确测量不同位置的浆液密度,可以进一步探讨浆液密度大小是否与颗粒物偏高存在相关性。这将有助于优化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减少颗粒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4、石膏浆液的密度变化是判断是否需要排石膏的关键指标。吸收塔内,二氧化硫与石灰石浆液反应生成的石膏浆液,其密度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这一过程中,浆液中的水分逐渐减少,石膏颗粒增多,从而导致密度上升。

5、密度高且pH值低的情况在脱硫工艺中是常见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浆液中石膏含量过高所致。当浆液中石膏浓度升高时,石灰石的溶解度会降低,进而影响到pH值的稳定。因此,当遇到高密度低pH值的情况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加强吸收塔内浆液的脱水处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