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疗脂肪肝、中毒性肝炎、抗衰老、防早熟等作用。3二氢吡啶的作用二氢吡啶的主要作用是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体内生物膜的氧化,提高生物膜中6一磷酸葡萄糖酶的活性,稳定组织细胞,从而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某些功能。
-二甲基吡啶气相时在脱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变成2-甲基吡啶和吡啶。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作用。接触后会使眼睛、皮肤和黏膜呈现刺激症状,并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精神迟钝、腹痛、腹泻等。
用于偶合重氮化合物2,6-二氨基吡啶在国外目前主要用于生产一种止痛药——Phenazopyridine [CAS No.94-78-0],据说可缓解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灼烧及不适感。

-二甲基吡啶在苯甲酰化反应中作催化剂使用,可用作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该产品具有碱性,可以催化醇的硅烷基化反应;该试剂还能使缩醛脱保护。
有治疗脂肪肝、中毒性肝炎、抗衰老、防早熟等作用。
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如在金属钠和乙醇的作用下还原成六氢吡啶(或称哌啶)。
二氢吡啶(diludine)的化学名称为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l,4-二氢吡啶,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医学上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保健药物,有治疗脂肪肝、中毒性肝炎、抗衰老、防早熟等作用。
1、-二甲基吡啶气相时在脱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变成2-甲基吡啶和吡啶。具有刺激性,对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作用。接触后会使眼睛、皮肤和黏膜呈现刺激症状,并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精神迟钝、腹痛、腹泻等。
2、急性毒性:LD50:200~400mg/kg(小鼠经口);LD50100~200mg/kg(小鼠腹腔)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3、生态毒性 LC50:50~58mg/L(96h)(鱼类);62mg/L(96h)(无脊椎动物)生物降解性污染的地表土,土壤生物降解半衰期为0.5个月;未污染的地表土,土壤生物降解半衰期为1个月。
4、吡啶碱在煤焦油中的含量为0.2~0.3%。吡啶碱均为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可溶于水、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吡啶的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有强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枢神经系统。
目前研究主要方向是以对氯三氟甲基苯为原料,在三氯化铁存在下深度氯化得到3,4,5-三氯三氟甲苯,然后与水合肼反应得到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肼。
1、雅拉N3使用的是新型吡啶类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和一种新型植物细胞赋活剂。
2、不溶于水。2-氟-6-三氟甲基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中含有氟和碳非极性元素,水是一种极性溶剂,而2-氟-6-三氟甲基吡啶是非极性的,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无法在水中溶解。
3、不溶于水,能与氯化氢、硫酸等有机酸成盐,易溶于醇类、烃类及醚类等有机溶剂。
4、吡啶是一个弱的三级胺,在乙醇溶液内,能与多种酸(如苦味酸或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盐。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
5、微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苯等。 三氯甲烷实验难燃烧。三氯甲烷在光照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 2CHCl3+O2=2COCl2+2HCl 吡啶: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
6、三氯甲基吡啶是危险化学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危险化学品名单中有名字为三氯甲基吡啶的化学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1、-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主要合成路线有三条:①对三氟甲基苯胺法。对三氟甲基苯胺在溶剂中直接氯化得到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该法简单方便,但是对三氟甲基苯胺价格较贵,生产成本比较高,国外主要采用该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