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密度灶,影像学名词,用于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项发展迅速的电子计算机和X线相结合的新颖的诊断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密度分辨率,比普通X线照片高10~20倍。
2、低密度灶是指某种物质或组织在医学影像上呈现的低密度区域。详细解释如下: 医学影像中的表现 在低密度灶的医学影像检查中,例如CT扫描或MRI,某些区域因为吸收射线或放射信号较弱,会显示出较低密度。这可能是正常的组织结构变化,也可能是病变的表现。
3、肝脏稍低密度灶是指肝脏内出现一些密度较低的异常区域,这些区域的密度与正常的肝脏组织相比较低。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肝脏内出现了一些病理性变化引起的,例如脂肪变性或肿瘤等。因此,对于出现肝脏稍低密度灶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医学检查,以了解具体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4、低密度病灶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影像学的描述。低密度灶相对于身体的正常的组织形态来说是一种异常的情况,并且低密度的病灶在CT的检查,可以出现在很多的部位。并且所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1、辅助检查提供了重要的影像特征。B超检查显示肝内存在巨大且均匀的强回声区,这有助于初步定位。CT扫描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域,其CT值极低,可达-90Hu以上,并且注射造影剂后无明显增强反应,这是脂肪肉瘤的典型表现。在MRI上,T1和T2加权图像通常表现为高信号区。
2、病情分析: 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是脂肪肝的典型表现。ct值约-90HU是脂肪组织的密度,首先考虑是脂肪瘤。 指导意见: 可以增加运动量,少吃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脂肪肝是可以自愈的疾病。ct值可以反映出是什么性质的病变。
3、肝脏CT值的正常范围为40-70HU(Hounsfield units)左右。当肝脏CT值超过这一范围,说明肝脏组织密度的变化可能与病理性病变相关。比如,肝脏CT值过高可能是由血管瘤、肝癌、脂肪流出等因素引起的;而肝脏CT值过低则可能是由肝硬化、肝炎、脂肪肝等病变引起的。
4、正常肝脏的CT值在40-50之间,CT值37Hu表明病变的密度低于正常肝脏,高于肝囊肿(CT值一般10-20hu),所以首先肯定是实质性病变而非囊性病变。肝囊肿首先排除了。成年人肝脏的实质性病变很多,常见的无外乎转移性或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硬化的再生结节,肝局灶性增生(FNH),肝腺瘤、错构瘤等。
5、CT平扫表现:在正常肝组织基础上发生的肝转移瘤其密度平扫低于肝实质,呈多发性、结节状低密度灶,且以病灶内可见中心性圆形或不规则形坏死为特征。发生在脂肪肝的转移灶密度可高于、等于或低于肝实质,单纯平扫很容易漏诊。
6、纵隔脂肪瘤和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为:①脂肪瘤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值为负值,增强无强化。②脂肪肉瘤肿块密度不均,CT值偏高,边界不清楚并向周围浸润。
1、呈低密度影。密度影是指CT核磁共振根据人体组织密度的不同来形成的影像。水的CT值约为0-10HU,因为水的密度比周围的器官和组织低,呈现为黑色或近黑色的图像,而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密度较高,呈现为白色或灰色的图像。所以水在ct上呈低密度影。
2、CT值的计算公式:CT值=(Ux-U水 在73千电子伏)/U水在73千电子伏)*K,式中K是一常数,其值等于1000。Ux为该物质的衰减系数,U水为水的衰减系数,K为常数。假如采用Hounsfield单位则K为1000,而EMI单位K为500。通用的为Hounsfield单位(HU),因此K=1000,。
3、水的CT值被认为是0(±10)HU,脂肪的CT值则在-50到-100HU以下,空气的CT值最低,约为-1000HU。在生物技术领域,如实时荧光PCR中,ct值是指反应管中荧光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与CT值的概念有所不同,但同样重要。
4、CT值=(Ux-U水在73千电子伏)/U水在73千电子伏)*K 式子中K是一常数,其值等于1000。Ux为该物质的衰减系数,U水为水的衰减系数,K为常数。假如采用Hounsfield单位则K为1000,而EMI单位K为500。通用的为Hounsfield单位(HU),因此K=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