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当使用溴和铁粉(Br2+Fe)或溴化铁(Br2+FeBr3)作为催化剂时,溴会在苯环上进行取代反应。这种反应通常在室温下进行,产物为溴苯。其次,如果是在光照条件下,甲苯中的甲基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甲苯。这种反应相对较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通常只需少量光照即可完成。
2、习惯命名法叫溴苄。②甲苯中苯环上与甲基相邻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用系统命名法叫2-甲基溴苯,习惯命名法叫邻溴甲苯。③甲苯中苯环上与甲基处于间位上的氢被溴原子取代,用系统命名法叫3-甲基溴苯,习惯叫间溴甲苯。④处于甲基对位上的氢原子被溴取代,系统命名叫4-甲基溴苯,习惯叫对溴甲苯。
3、由于酚羟基是吸电子的,产生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但是当它连接在一个不包含碳(如苯环碳)上,就会出现p-π共轭,产生供电子的共轭效应,即是推电子的,所以但甲基和酚羟基处于邻位或者对位的时候,甲基上就有可脱离的活泼电子,这样就可以和溴起取代反应了。
4、甲苯(C6H5CH3)和溴(Br2)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代甲苯(C6H5CH2Br)。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CH3 + Br2 C6H5CH2Br + HBr 在这个反应中,甲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其中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形成了溴代甲苯,并且产生了氢溴酸(HBr)。
5、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决定了其与溴水或液溴反应的方式。当苯环连接有甲基或其他烷烃基时,若在光照条件下接触纯溴,取代反应会在侧链上进行;而使用三溴化铁作为催化剂时,则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若苯环上连接的是烯烃或炔烃基,高中阶段主要关注侧链的双键或三键与溴的加成反应。
间溴甲苯,也被称为1-溴-3-甲基苯或间甲苯基溴,其英文名是3-bromotoluene。它的化学式是C7H7Br,分子量为1704,对应的CAS号是591-17-3,EINECS号为209-702-3。它的密度在4099 g/mL(58℃)时表现,熔点为38℃,沸点则在187℃(1大气压下)和101℃(333E3Pa)有所变化。
在操作间甲基溴苯时,务必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应在密闭环境中作业,并确保局部通风,防止蒸气泄露。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推荐使用自吸过滤防毒面具、化学防护眼镜,穿着防渗透工作服,戴上橡胶手套。务必远离火源和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并确保使用防爆的通风设备。
甲苯硝化得对硝基甲苯;对硝基甲苯用铁粉还原得对氨基甲苯;对氨基甲苯用乙酰氯酰化得对乙酰胺基甲苯;用1molBr在铁粉催化下上溴,再酸催化水解,得1-甲基-3-溴-4-氨基苯;加入亚硝酸钠使氨基重氮化,再用HPO还原,得到产物。
硝化,得对硝基甲苯,再还原硝基得对氨基甲苯,与乙酸反应,生成对乙酰胺基甲苯,再加入溴素,用二溴化铁溴代,生成3-溴-4-乙酰胺基甲苯,水解得3-溴-4-胺基甲苯,再重氮化,再水解即可去掉氨基,得目标产物。
溴代溴甲苯的命名是对-溴溴甲苯的正确描述。 间-溴溴甲苯是指Br-和-CH2Br位于苯环的间位。 邻-溴溴甲苯意味着Br-和-CH2Br位于苯环的邻位。

1、反应式为:C6H5-MgBr+C2H5OH===C6H5-OC2H5;反应条件:在乙醚中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二溴化二苯基碲,在水浴上加热进行反应,生成溴化苯基邻甲苯基镁和二苯基碲等,将邻溴甲苯与金属镁在氢气氛中以干燥苯为溶剂在二甲基苯胺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取。
2、因为区别跟和苯基溴化镁反应的物质不同。三苯甲醇两种制备方法的区别是跟和苯基溴化镁反应的物质不同,一种是二苯甲酮和苯基溴化镁反应,二种是苯甲酸乙酯和苯基溴化镁反应,所以苯甲醛与苯基溴化镁反应不能生成三苯甲醇。
3、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反应 格氏试剂的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生成相应的烃。与卤代烃反应 格氏试剂和卤代烃发生偶合作用,形成烃。与金属卤化物的反应 格氏试剂可与还原电位低于镁的金属卤化物作用,这是合成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方法。
4、温度的控制:在制备格氏试剂时,温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由于苯基溴化镁容易分解,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反应。通常反应温度控制在0℃左右即可。反应时间的控制:反应时间也需要严格控制,一般在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反应。
5、二者反应生成溴化苯基邻甲苯基镁和二苯基碲。丙醛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活泼性较高,在乙醚中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二溴化二苯基碲,在水浴上加热进行反应,生成溴化苯基邻甲苯基镁和二苯基碲。
6、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溴化镁,其化学式为MgBr2。接着,我们看到乙基溴化镁,其结构是CH3CH2MgBr。进一步来看,2-苯基乙基溴化镁涉及的是对乙基链上特定碳原子的取代。具体来说,就是将乙基链(CH2)中的一个氢原子(H)替换为苯基(Ph),形成2-苯基乙基。
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通常无味,但在高浓度下会带有甜味。其分子式为CH3-Br,分子量为995。它的相对密度为730,在-966℃时会熔化,沸点则为6℃。溴甲烷自燃点高达5322℃,它的蒸气密度为27,且在25℃时,蒸气压为2418 kPa(1824mmHg)。
溴甲烷的理化性质包括无色、无味、甜味、分子式、分子量、相对密度、熔点、沸点、自燃点、蒸气密度、蒸气压、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能力、腐蚀性、易燃性、爆炸范围、分解性以及与某些物质的不兼容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工业、农业、医药、科研等领域的广泛用途及潜在风险。
无色气体。通常无味; 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分子量995。相对密度730(0/4℃)。熔点-966℃。沸点6℃。自燃点5322℃。蒸气密度27。蒸气压2418 kPa(1824mmHg 2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5~15%。
溶解性: 溴甲烷不溶于水,但在乙醇、乙醚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中能够溶解。密度: 相对密度与水相比为72,与空气相比为27,显示出其在空气中的较高密度。稳定性: 溴甲烷在通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不会自行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安全标志: 根据危险标志,它被标记为2,表示为有毒液化气体。
在物理性质上,甲基溴的蒸汽压在25℃时为2418千帕,闪点则低至-40℃,这意味着它在常温下可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它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和6℃,说明它在低温下为固态,而在室温以上则转变为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