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醇的下游产品大致有: 甲醛、冰醋酸、二甲醚(DME)、MTBE、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胺、 甲酸甲酯、甲烷氯化物(CMS)、乙二醇、碳酸二甲酯(DMC)、硫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PVA)、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二甲基亚砜(DMSO)、MTO/MTP、甲醇蛋白、合成橡胶、甲醇燃料、燃料电池等。
2、甲醇的下游市场是指对甲醇进行深加工,将甲醇转化为产品的市场。
首先根据分子式以及能和高锰酸钾,臭氧反应的特点,可以断定是烯烃。高锰酸钾氧化和臭氧化还原水解的最大不同是,臭氧化还原水解只能让烯烃的双键均裂,然后各自加上一个氧原子,变为两个C=O双键,高锰酸钾可以看作是这步反应之后,如果生产的是醛,可继续和醛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异丁烯和过量浓高锰酸钾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产物是什么?应该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先生成甲醛和丙酮,甲醛被进一步氧化为甲二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高锰酸根离子进攻双键碳,进而形成羰基,中间的单键断开。
C7H14一般是庚烯,有一对双键。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导致其褪色。
乙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酸性高锰酸钾中加的酸一般是硫酸。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很快褪色,这是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结果,而甲烷等烷烃却没有这种性质。 实验室制取乙烯装置图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 把乙烯通入盛溴水的试管里,可以观察到溴水的红棕色很快消失。

1、-甲基-4-乙基-3-氯-2-醇的结构简式(构造式)为:CH3CHOHCHClCH(C2H5)CH(CH3)CH2CH3。
2、CH3-C=CH-CH=C-CH3 | | CH3 CH3己二烯和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己二烯是二烯烃,有二个双键,不饱和度为2。乙烯是单烯烃,有一个双键,不饱和度为1,两者都属于烯烃,性质上相类似。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但己二烯是1,3加成或2,4加成。
3、写法如下:“己”对应数字6,代表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2,4—己二烯中的2,4代表2号位,4号位上有双键。2,5—二甲基表示2号位,5号位上连接2个甲基。
4、-甲基-3-己酮结构简式:CH3-CH2-CO-CH2-CH(CH3)-CH3 甲基酮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5、⑤对于伯仲醇的氧化反应,溴水可以比较慢的把伯仲醇氧化生成醛,酮并进一步发生上面提到的两类反应 (注:伯醇: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为伯醇,结构简式为R-CH2-OH。仲醇是羟基(-OH)所在碳(即羟基碳)连有两个碳(或取代基)的醇,即R1-CH(R2)-OH。
6、这是结构简式:HOCH2CH(CH3)CH2CHOHCH2CH3。
乙炔合成乙酸甲酯通常需要经过多步反应,其中包括乙炔的水合和酯化反应。以下是乙炔制备乙酸甲酯的一种可能路线:乙炔的水合反应:首先,将乙炔与水合成乙醛(乙炔醇)。这个反应可以在存在硫酸等强酸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如下:乙炔 + H2O → 乙醛 氧化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
乙烯同溴化氢反应生成溴乙烷,溴乙烷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得到乙醇,乙醇再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得到醋酸钠,再酸化得到乙酸,乙酸再同甲醇反应得到乙酸甲酯。
首先浓硫酸在水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首先浓硫酸在水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水分解成一个氢原子和羟基,同时乙酸甲酯在下面那个“-”断裂。接着其中羟基和酸结合形成乙酸,氢原子和醇结合成甲醇。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乙酸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应、加热、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氰乙酸甲酯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氯乙酸先和氰化钠反应,生成的氰乙酸再与甲醇酯化得到;二是氯乙酸先与甲醇酯化,再与氰化钠反应生成;三是氰乙酸乙酯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得到。下面主要简述第二种合成方法:氯乙酸与甲醇酯化法 将氯乙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氯乙酸甲酯。
异丁酰乙酸甲酯传统工艺一般有氢化法、氧化氢化法、催化氢化法等。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氢化法为常用的方法,其原料为丙烯酸异丁酯和氢气,在反应温度下,通过催化剂催化,实现反应,最终生成二甲基己基乙酸丁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