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肉用种鸭在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求?

限制性饲养 限制性饲养即根据肉种鸭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体重生长情况有计划地控制种鸭每日营养物质采食量,使种鸭体重达到或接近标准要求。限制喂料量或限制日粮的营养浓度是常用的控制种鸭体重的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限制喂料量一般采用每日限量或隔日限量两种方式。

~26周龄为育成期,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关键是体重和光照的控制。(1)饲养方式肉用种鸭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饲养方式。(2)营养条件育成期日粮营养要求全价,常用粉料湿拌后饲喂。笼养肉鸭的优点:鸭舍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

笼中的鸭捉出时也要轻拿轻放,不要让鸭碰伤。搬迁前后最好给鸭补充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和葡萄糖水,以减轻应激反应。同时将不合乎种用要求的鸭,如病弱残鸭淘汰。饲养育成鸭的注意事项 该阶段是种鸭身体和生殖器官充分发育最重要的时期,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种鸭的生产性能的高低。

适当控制体重。经过限制饲喂,公鸭的体重得到适当控制。如果公鸭的体重超重,对种蛋的受精率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公鸭要求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公鸭的出生年龄要比母鸭早1~2个月,使它在母鸭产蛋前已经性成熟。育成阶段,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

控制饲养密度 为了保证鸭体重的合理增长和鸭群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应严格控制鸭群的饲养密度和群体大小。每平方米鸭舍饲养育成期蛋鸭5~6只,饲养肉种鸭2~3只。一般运动场的面积是鸭舍面积的1倍。肉种鸭每群保持300~400只,蛋鸭每群以700~800只为宜。

养鸭子要注意三大关键:一是关键选好品种,比如优良品种金定鸭,这种鸭子产蛋期长。高产的金定鸭在换羽期和冬季能持续产蛋而不休产,产蛋量一年在260至300枚。二是关键选择优质饲料。有少数缺乏技术力量的预混合料厂家给饲养户的饲料配方中,蛋白质含量或豆饼含量过高,鸭子食用后,造成营养过剩甚至死亡。

肉鸭怎么养肉鸭笼养优缺点

笼养肉鸭的优点:鸭舍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

笼养肉鸭的优点:鸭舍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饲粮营养完善,采食均匀,出栏时间缩短到60天左右,节省10%左右的饲料成本。笼养完全在人工控制下,受外界应激小,可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笼养鸭因长期在鸭笼中饲养,活动空间受到限制,鸭子大部分时间伏着休息,活动少,易导致软脚病等脚部问题。夏天高温季节,如没配备降温设施,热应激反应严重,中暑时常发生。另外笼养蛋鸭的饲养管理操作都是在与鸭子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进行的,难免会对鸭子产生不良影响。

笼养肉鸭的优点有:①饲养周期短,不放牧,不下水,减少活动和热能消耗。②种苗利用率高,可长年饲养。③有利于防疫卫生,不用垫料,鸭舍便于消毒清洗,疾病传播机会少。④扩大饲养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

缺点是雏鸭能直接接触粪便,不利于防病;需要经常更换垫料,劳动强度大;浪费能源。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环境温度低,育雏时需要将雏鸭生活区域的温度升高到30℃以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不同阶段鸭适宜的饲养密度是多少?

1、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1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龄14只左右,第3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但是不管群体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要适时进行雏鸭强弱分群,弱雏单独饲养,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成鸭数量。

2、地面平养的大体型北京鸭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15~20只/米2,第3~4周龄为7~10只/米2,第5~6周龄为3~5只/米2。育雏期肉用麻鸭进行地面平养时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25~30只/米2,第3~4周龄为15~20只/米2,第5~6周龄为10~12只/米2。

3、地面平养的大体形北京鸭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15~20只/米2,第3~4周龄为7~10只/米2,第5~6周龄为3~5只/米2。育雏期蛋鸭进行地面平养时的适宜饲养密度在第1~2周龄阶段为25~30只/米2,第3~4周龄为15~20只/米2,第5~6周龄为10~12只/米2。

4、鸭的类型不同、日龄不同、季节不同以及饲养方式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养鸭的密度,一般来说4-10周龄,每平方米约10-12只;11-20周龄,每平方米约8-12只;冬季气温较低,每平方米可以适当多几只;夏季气温较高,每平方米可以少几只;鸭子生长快,密度可以略小些;鸭子生长慢,密度可以略大些。

5、在此阶段,肉鸭的生长速度降低,日增重下降,胸肌在持续性生长,相对生长加快,皮下脂肪增加。肉鸭的采食量增加,适应性、抗病能力增强。肥育期肉鸭的适宜饲养密度3只/米2,室外运动场的适宜密度为2只/米2,适宜环境温度在13~25℃之间。肥育期肉鸭最好进行分群饲养,群体大小以1000~1500只为宜。

6、饲养密度与饲养环境 从第7周开始至第24周龄,肉种鸭舍内适宜饲养密度为5只/米2,室外运动场适宜密度为0只/米2,每只鸭应有0.1米2的洗浴池。种鸭应分群饲养,群体大小以300~400只左右为宜。鸭舍宜用0.6~0.7米高的篱笆墙分隔,每栏面积120~150米2。

生长期肉鸭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求?

鸭舍内地面和垫料要求干燥。垫草不能反复使用,以防止霉菌病和其他细菌病(大肠杆菌、浆膜炎等)发生。垫料也可以使用干燥的干净沙土。鸭舍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利于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保证鸭舍空气新鲜。(3)饲料类型及每日喂料量生长期肉鸭饲料可用颗粒料或粉料。

饲养密度适宜 肉鸭在生长期的生长速度极快,每只每天的体增重平均能达到100克。饲养密度对生长速度影响极大,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鸭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并增加死淘率。(3)预防肉鸭发生浆膜炎 肉鸭的浆膜炎疾病主要发生在21~35日龄阶段。在饲养环境较差的条件下,鸭群非常容易患浆膜炎疾病。

初春肉鸭管理过程中,养殖户需注意以下六方面的饲养管理。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先饮水后开食。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