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颗粒的检验标准及方法

热膨胀系数(TMA);,常见检测标准包括ISO 11359,ASTM E 831,GB/T 1036;6 动态力学性能(DMA);,常见检测标准包括ISO 6721。7 热失重(TG);,常见检测标准包括ISO 11358。

颜色的均匀和一致是衡量有色再生料颗粒品质等级的重要指标,(白、乳白、黄、蓝、黑色等)。颗粒密实度是检验再生工艺水平的重要方面,塑化不良,则颗粒疏松。

观察再生颗粒是否浮沉于水中,可以检验PP、PE颗粒的填充料含量。如果再生颗粒浮于水面,可能是填充料含量较高,这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再生料有不同的用途,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工艺要求。在选择塑料再生料时,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评估和选择。

一是看颗粒的鲜明度,看看是不是很鲜亮,如果是,质量较好,二是看颗粒的纯度.仔细看颗粒,是不是有暇呲.如果没有,就较好!所谓好的再生料就是,用塑料生产制品时可以连续地生产,不造成过多的浪费,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到98%以上就是好的再生料了!北京中塑研究院的造粒机作出的颗粒就很不错。

触摸检验主要是通过手感来判断材料的质地、粗糙度等。例如,塑料材料的颗粒感、橡胶材料的弹性、金属材料的硬度等都可以通过触摸来感知。这种检验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检验人员具备一定的经验。 工具检验 对于一些需要精确测量的材料性能,如材料的厚度、硬度、拉伸强度等,就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检测。

塑料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检测首先可以通过感官进行简单检测:望、闻、问。仔细看看跑道的表面纹路。其次委托可靠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原材料有毒有害物质,成品的验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伽尔顿板的实验表明

在伽尔顿板实验中,单个小球的运动服从力学规律,大量小球的按槽分布服从统计规律。本实验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的模拟实验,在伽尔顿板上有销钉点阵,在点阵下方设置接受隔槽,每个隔槽接受落球数量于一定水平位置有关。隔槽接受落球数量反映落球按水平方向速度概率密度分布。

伽尔顿板实验通常是分别多次投入单个小球或者同时投入许多小球,观察比较小球在各个槽中的分布。实验结果发现:投入单个小球,小球与铁钉碰撞后落入哪个槽中完全是偶然的或者随机的。大量小球同时投入或单个小球分别多次投入,最终落入中间部位槽中的小球总是较多,而落入两侧槽中的小球总是较少。

伽尔顿板实验揭示了统计规律与分布函数间的联系,实验中小球在狭槽的分布类似于正态分布。每个狭槽宽度对应一个概率密度,小球数量与其占据的面积成正比。统计每个小球落入第n个狭缝的概率,当狭缝宽度趋于无限小,概率密度公式简化,对应于热力学中的概率概念。

伽尔顿板实验演示了大量偶然事件的统计规律和涨落现象,阐述了物理学中统计与分布的概念。伽尔顿板演示实验是个理想模型,可以演示单个粒子随机性,也可以演示大量粒子的统计规律。

伽尔顿板的结构呈现出左右对称的形式,也就是,任何一次实验都具有左右完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粒子到达每个孔洞的概率相同,因此穿过左侧和右侧孔洞的概率也是相同的。

伽尔顿板实验结果并非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特性与板实验不符。正态分布无限延伸,而板实验结果有界。人类难以设计出实现随机分布的系统,概率论与统计学存在误解。板实验模拟的是有界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常见且重要的连续概率分布,其图像为钟形曲线,两侧无限延伸。

测定黏度和密度的方法有哪些?各试用于哪些场合。

1、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

2、运动粘度常通过逆流法来测定,这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测定方法。逆流法利用特定设计的粘度计,通过测量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时间来计算运动粘度。应用: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石油产品,如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的粘度。这些产品的粘度特性对于其使用性能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3、运动粘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 动力粘度,即ηt,指的是当两液体层相距1厘米,面积各1平方厘米,以1厘米/秒的速度相对移动时,产生的阻力单位,通常用克/厘米·秒表示,等于1泊。工业上常用泊作为动力粘度的单位。

4、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两种方法是运动黏度与动力黏度。这两种黏度的定义和测量方式在物理学中有明确的理论基础。运动黏度指的是流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单位面积孔径的流速与同一温度下流体的密度之比,通常以厘斯(cSt)为单位。动力黏度则是衡量流体内部摩擦阻力大小的物理量,通常以帕斯卡·秒(Pa·s)为单位。

5、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剪应力的大小, 称为动力黏度,以Pa·s为单位。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再乘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以mm2/s为单位。

离子交换树脂知识之七:密度

1、测量方法:测量树脂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比重瓶法和落球法。比重瓶法需要使用比重瓶和天平,通过测量树脂在空气和水中的质量来计算密度。落球法则是利用落球装置和计时器,通过测量树脂颗粒的沉降速度来计算密度。综上所述,树脂密度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树脂的选型、填装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2、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有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两种表示方法。湿真密度是指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真密度,颗粒体积不包括孔隙。湿真密度与反洗分层情况和树脂沉降性能有关,一般值在04~30之间,阳离子树脂在24~29,阴离子树脂在06~11。

3、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表示方法有两种: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湿真密度是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的真密度,其“颗粒体积”不包括树脂颗粒间的孔隙。此密度值与反洗分层情况和树脂沉降性能相关,一般范围在04~30之间,其中阳树脂范围为24~29,阴树脂范围为06~11。

4、树脂的密度包括真密度和视密度。受交联度和交换基团性质影响,交联度高、酸性强的树脂密度通常较高。例如,苯乙烯系强酸阳离子树脂的真密度为26g/ml,视密度为0.85g/ml。不溶性与膨胀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应为不溶性,但合成过程中的杂质和树脂分解产物可能在运行时溶解。

5、%、41%、及33%,则计算得均匀系数为0。 树脂在干燥时的密度称为真密度。湿树脂每单位体积(连颗粒间空隙)的重量称为视密度。树脂的密度与它的交联度和交换基团的性质有关。通常,交联度高的树脂的密度较高,强酸性或强碱性树脂的密度高于弱酸或弱碱性者,而大孔型树脂的密度则较低。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