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氯乙醇英文别名:2-Chloro-1-ethanol分子结构:ClCH2CH2OH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微具醚香味。
光气:化学式是COCl2,属高毒类,系窒息性毒气,毒性比氯气大10倍,常温下无色气体,有特殊霉干草或烂水果样气味,高浓度有辛辣气味。吸入光气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引起肺水肿甚至窒息。应急处理: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954【密度】115【沸点(℃)】126~127【闪点(℃)】51【粘度mPa·s(20℃)】67(20℃)【折射率】4392【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气味。【溶解情况】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苯氯乙醇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它在工业、医药和日用化学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醇类溶剂:常用的有甲醇、乙醇、异丙醇等,主要起到稀释环氧树脂的作用,可根据具体需要调整稀释度。酮类溶剂:常用的有丙酮、甲乙酮、环已酮等,作用和醇类溶剂类似,常用于薄涂、滚涂等操作。
2、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3、如苯甲醇(亦称苄醇)。【酚】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酚类。根据酚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等,如 溶液呈变色反应。酚具有较弱的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酚盐。
4、氯甲烷、一氯乙烷等脂肪烃一氯代烃比重都比水小。烷烃:比水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和沸点一般都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其沸点越低。无毒或低毒。 烯烃和炔烃与烷烃类似。
5、碳正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代烷,反应的快慢和醇对应的碳正离子稳定性有关,由于烃基的推电子性,叔碳正离子最稳定,容易生成,而伯碳正离子最不稳定,难以生成,所以可以通过反应的快慢判断低级醇的结构。
氢氧化钾和氯气加热反应主要是生成氯酸钾和氯化钾反应方程式如下。6KOH+3Cl2=加热=5KCl+KClO3+3H2O。其中加热的话一般是写在等号的下方,或者是用三角形代替。
氯气和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OH+Cl2-2KCl+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钾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随后,氢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钾,而氢氧根离子和氧气结合形成水。
氢氧化钾和高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OH + HClO4 = KClO4(微溶) + H2O;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H+ + OH- = H2O.此时注意的是, KClO4(微溶),当反应物量多时, KClO4微溶需要标注沉淀符号。
二者就是羧酸和碱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映的现象是。固体羧酸溶解。
总结:氯气和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OH+Cl2-2KCl+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钾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随后,氢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钾,而氢氧根离子和氧气结合形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