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确定的古应力场特征符合σ1及σ3基本水平、σ2基本垂直地表的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的板块碰撞构造作用的特征。
2、节理发育的基本特征是分布普遍,发育不均,同时又具有方向性和组系性。除了松散的堆积物和十分潮湿柔软的岩石外,节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无论是老岩石还是新岩石,无论在地表还在地下,都可以有节理存在。单个节理的形态是多样的,有的平直,有的弯曲,亦有呈锯齿状的。
3、剪节理:剪节理是岩石受剪(扭)应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其两组节理面一般形成X形。主要特征是节理产状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张节理:张节理是岩层受张力作用而形成的破裂面。主要特征是节理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即消失。劈理:劈理实际上就是密集的构造微节理,可分为破劈理和流劈理。
4、密度:玄武岩的体积密度通常在8~3g/cm3之间。强度:结构致密的玄武岩压缩强度很大,可达到300MPa甚至更高,但带有晶体杂质及气孔时强度会降低。脆性:玄武岩具有脆性,因此不易采得大块石料。节理特征:玄武岩的节理多,且节理面多成六边形。
测定节理频度或节理密度,应在垂直于节理面走向的方向上进行测量每米距离内的节理条数 ( 条/m)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选取较平整的表面,在垂直于大多数节理走向的方位上来测量每米距离内的节理条数。
节理频度或密度是指节理面法线方向上单位长度内节理的条数(条/米)。节理发育密度(U)也可以用单位面积内节理的长度来表示,如一定半径(r)的圆内节理长度之和(I)为:U=I/πr2 (5)节理延伸方向的观测 在观测节理走向的延伸上,要注意观测节理之间的平行性和延伸长度。
节理频度或视密度,是指单位长度测线内所有不同方向节理的条数(条/m),即: 构造地质学式中:μ为频度;h为节理条数;l为侧线长度。(2)平均节理间距l,是指单位长度内节理的平均宽度,即: 构造地质学 式中:l为平均节理间距;g为节理度,指单位长度内节理空隙的累积宽度;h为节理条数。
1、节理构造研究需要在野外进行详细观察、大量的测量和统计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等有关资料,对观测资料进行鉴别、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最终将节理的观测资料和分析结果应用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和解释中。
2、在节理观察点上,测定节理产状与测定岩层产状要素一样。如果节理产状不太稳定而数据要求精度很高时,应逐条进行测量。如果节理按方位和产状分组明显,也可分组测量,每组中测量有代表性的几条节理,然后再统计这组节理的数目。测量和观察的结果,一般填入一定表格或记在专用野外记录簿中,以便整理。
3、为了区分不同的节理系统,弄清它们的形成时代及其古应力场状 态,笔者等开展了盆地带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
4、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观察节理密度图,仔细观察节理密度图,并注意节理的分布情况。确定主导方向,寻找节理密度图中出现最高峰值或最明显集中的区域。绘制统计图,根据节理密度图的数据,可以绘制一个统计图来更清晰地分析节理的分布。分析统计图,观察统计图,确定占据主导地位的节理面。
节理面,或者叫结构面,节理是这个结构面与露头的交线。节理面,比如说下图中的圆盘面,代表节理面。岩体结构包括两个要素:结构体和结构面;它是指两者的排列组合特征。
且厚度大多小于结构面的起伏差。3) 连续充填:充填物在节理面里连续,厚度稍大于节理面的起伏差。4) 厚层充填:充填物厚度大可达数十厘米至数米,形成了一个软弱带。
定义:节理是断裂构造的一类,当岩石受力裂开,而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时,这类裂缝在地质学上被称为节理。这些断裂面就是节理面。常见性:节理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因此节理面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成因:节理主要是由于岩石受力而产生的裂隙。
节理面间距和节理密度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因为节理面间距越小,节理密度就越大;反之,节理面间距越大,则节理密度越小。这是因为在岩石形成和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压力和温度等因素会影响岩石中节理的间距和密度。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划分:划分依据:节理的发育程度常以频度、节理间距、面密度、节理率等参数表示。这些参数能够定量地描述节理在特定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划分等级:发育:节理在区域内非常密集,频度高,节理间距小,面密度大,节理率显著。这表示节理对该区域的工程地质性质有重要影响。
这是 隧道围岩发育程度的一种划分,分为节理不发育、节理较发育、节理发育、节理很发育4个等级。
节理的发育程度常以频度、节理间距、面密度、节理率等参数表示。(1)节理频度或视密度,是指单位长度测线内所有不同方向节理的条数(条/m),即: 构造地质学式中:μ为频度;h为节理条数;l为侧线长度。
隧道围岩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节理不发育、节理较发育、节理发育以及节理很发育。
1、在野外收集大量的资料后,应及时进行室内统计、整理和分析,以查明节理发育特征及其与该区相关构造的关系。节理整理和统计一般采用图表形式,常用的有节理玫瑰花图、极点图和等密图等。近年来,人们已逐渐采用计算机来处理节理观测结果。节理玫瑰花图 节理玫瑰花图编制简单,反映节理方位趋势比较明显,是统计节理的一种常用的图式。
2、在节理的研究中,为了简明、清晰地反映不同性质节理的发育规律,需进行室内整理和制图。图示法能清楚地表示出一个地区节理发育的方向和特点,较常用的图示方法主要有玫瑰花图法、极点图法和等密图法等。(一)节理玫瑰花图 节理玫瑰花图(rosediagramofjoints)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图,这种图形似玫瑰花。
3、节理定义:节理是指岩体在受力后断裂,但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节理是地质学中常见的一种构造现象,通常在岩石露头上可见的裂缝,也称作岩石的裂缝。裂隙则指岩石受力后断开,但沿断裂面无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裂隙包括节理在内,常被视为与节理同义的术语。
4、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