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每年在我国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艾草种子的采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一般种子都会在每年八月份前后成熟,所以这时候就是采收的最佳时机。
首先,关于艾草的收割时间,普遍的习俗是在端午节时期进行收割。这个时候,农村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收割艾草,用以制作艾叶挂件,寄托着驱邪避疫的愿望。据说,端午节时收割的艾草香气能驱走瘟神,而水菖蒲则象征着宝剑,能够镇杀瘟神。这些传说和习俗虽然无法考证,但艾草的收割确实有其最佳时期。
端午节是艾草收割的好时间。在农村习惯端午节吃粽子,大门上习惯挂菖蒲、插艾草,寓意驱走瘟神。这时农村人就收割艾草了,据说5月端午的艾草香,瘟神闻到了就会逃走,水菖蒲作为宝剑,用来镇杀瘟神。
艾草的收割频率因地理位置而异。在南方,一年可收割4-5次;而在北方,一年则可收割3次。 艾草的第一茬收割通常在四月下旬,而最后一次收割则在秋末。 野生艾草每年仅在四月下旬收割一次。 人工种植的艾草每次收割后都需要施以适量的追肥,主要使用腐熟的稀人畜粪,并适量配合磷钾肥。
艾草种植的第一茬也就是在春季种植艾草的这一季,这一个时间种植艾草使用种子繁殖,一是因为这个时间种植艾草的话艾草的成活率较高,二是这个方法种植的艾草长势会更好,经过酷暑暴雨的洗礼,艾草植株会生长的非常好,有利于十一月份使用根茎繁殖。
艾草留种和种子培育:留种应以2~3年生植株为好,选留生长健壮、丰产、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下不收割。应于早春播种,南方2~3月,北方3~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40~50厘米,播种后覆土不宜太厚,以0.5厘米为宜或以盖着种子为度,覆土太厚种子出苗难。
1、留种:种植艾草之前,需要留种,以2-3年生植株为好,选生长健壮、丰产、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下不收,果实成熟时剪下果枝摊晾至干,脱粒、过筛、簸去杂质,种子装于布袋里,放于阴凉干燥处贮藏。
2、播种时间:艾草播种一般在早春进行,通常选在3-4月份。此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如果气温太高,往往会限制其生长,而且高温高湿也容易滋生病菌,从而使幼苗患病。选地整平:种植艾草一般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松软肥沃的沙壤土是最佳之选。
3、种植时间.艾叶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艾叶栽种前还需要进行催芽处理,如果不进行这一步,艾叶的出苗会比较缓慢,从而影响到艾叶的产量。不过也有很多地方的农户会选择十一月份用根茎移栽艾叶。土壤的选择。
4、播种:艾草的种植方法很简单,在播种时可直接将种子种到土壤中,然后在表面覆盖上高度为零点五厘米的细土,最后浇上一些水就可以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每次播种的距离要有四十至五十厘米。养护:有草的时候要拔草,降水少的时候要注意浇水,同时还要结合天气施加不同的肥料。
光照要求。艾草的生长对阳光的需求多,光照足且通风的地方最适合。栽植密度的控制。在植株长到5-10cm左右,在比较湿润的土壤进行栽植,控制株距在25厘米,行距30厘米,每穴种2~3株。移植过程中要保持土壤的湿润,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的生长。田间管理要点。
繁殖方法:艾草主要通过根茎分株和种子繁殖。根茎分株通常在11月进行,种子繁殖则在3月。种植前需制作5米宽的畦,中间高两边低以利于排水。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并与土壤混合均匀,随后适量浇水。
选地整平:种植艾草一般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松软肥沃的沙壤土是最佳之选。选好地后,需要进行深耕,深度在30厘米以上,这样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也能将草籽深埋,去掉部分杂草。施足底肥:在整地的时候需要适当施肥。
进行播种:将艾草的种子直播在土壤中,距离为40-50厘米,播种后要覆盖一层细土,厚度在0.5厘米为宜。播种后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后续养护:在开春后,需要做好除草工作。苗长到30厘米高的时候,需要适当追肥。雨天可以撒专用提苗肥,每公顷用60-90公斤,晴天则要喷洒液肥。
种子处理:将艾草种子放在太阳下暴晒,脱壳处理后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种植方法:将种子播撒进土壤,定期拔除杂草。肥水管理:艾草小苗长至30厘米时,施加尿素肥作提苗肥。注意事项:需要提前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
播种:艾草的种植方法很简单,在播种时可直接将种子种到土壤中,然后在表面覆盖上高度为零点五厘米的细土,最后浇上一些水就可以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每次播种的距离要有四十至五十厘米。养护:有草的时候要拔草,降水少的时候要注意浇水,同时还要结合天气施加不同的肥料。
艾草种子种植方法:1,选种 要想提高艾草种子的发芽率,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看种子的质量,质量越好的种子,发芽率自然更高。所以要挑选那些成熟饱满、无病害无损伤的种子,最好是当年的新种,会更有活力,发芽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