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孔隙材料的密度如何测定?

用地震方法来确定岩层的孔隙度,密度时,要密切结合测井资料。孔隙度的测定 根据声波测井资料,可以求出岩石的孔隙度φ。由时间平均方程可写出下式: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 当岩石骨架成分和孔隙流体的性质已知时,Δtf和Δtm为常量,孔隙度就可求得。

孔率(和密度)的检测方法:采用SSA-4200型孔径及比表面积分析仪进行检测:仪器工作原理为国际通用的等温物理吸附静态容量法,全程计算机自动控制,无需人工监测。SSA-4200全自动快速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氮单元系统),可同时进行两个样品的分析,设备操作软件系我公司自行开发。

在应用密度瓶法测定有孔隙材料(如砖、石等)的密度时,会把材料磨成细粉,根据材料的不同,一般需要磨细至80目-200目左右,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绝对密实体积。

当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积。测定密实材料密度时,以块状材料为试样,用排液法测量其体积。对某些致密材料,如碎石或卵石等,因材料中部分与外部不连通的封闭孔隙无法排除,这时所求得的密度称为近似密度(ρa)。

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所谓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的孔隙。而直接将含大量开口孔隙的材料放入水中部分水进入材料的开口孔隙中故所测得的体积已不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正确的做法是将材料表面涂蜡将其密封然后用排水法测定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我们怎样测定材料的密度呢?对于绝对密实材料,如:玻璃、钢材,它们的绝对密度体积就等于它们的几何尺寸,我们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出。对于大多数有孔隙的材料,在测定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体积。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

1、ρ= m/ V;天平;质量、体积。 试题分析: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密度的公式ρ=m/V;实验中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体积。

2、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密度公式ρ=mV。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密度的公式ρ=mV;实验中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则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相同的。

3、实验原理是依据密度的定义来的。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表示就是ρ=m/V。根据这个定义,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就可以得到物质的密度了。

4、物质密度是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等于物体密度乘物体体积。所以最简单的办法是测出物体质量和体积,这就是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可测量物质密度。

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方法

1、方法:先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再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求出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质量m= m1- m2;同时从量筒读出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求出液体的密度ρ= (m1- m2)/v。此时质量和体积相应,误差较小。

2、浮力法:用天平测得石块的质量 ,用天平称得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质量 。用细线吊着石块浸没于水中但不触底,其质量为,石块所受浮力,故石块密度。

3、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圆柱体铝块的质量m;根据固体的形状测出相关长度(横截面圆的直径:D、高:h),由相应公式(V=Sh=πD2h/4)计算出体积V。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铝块密度。

4、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如下:首先我们需要拿出天平,进行天平的平衡调节。使天平在没有放置东西的时候能够处于平衡状态。天平调节平衡之后我们就需要测量小金属块的质量。用镊子小金属块放到天平的左边。右边防止砝码(用镊子夹着砝码,不能用手去拿砝码。)使得天平趋近于平衡状态。

5、△ 测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或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计等)测量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的密度。【实验原理】ρ=m/V。【实验材料和器材】规则固体块、天平、砝码、适当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报告

⑴ 讲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 的总质量m1 ⑵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 中,体积为v ⑶ 用天平侧出 的质量m2 盐水的密度为 。

e.根据 ,计算出某液体的密度;f.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注意】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否则造成测量误差。

实验原理:ρ=m/V 空烧杯的质量m 0 /g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 1 /g 油的体积V/cm 3 油的密度ρ/kg·m -3 16 43 30 0.9×10 3 实验评估:偏大 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ρ=m/V。

【实验仪器和用品】物理天平(500g、50mg)、密度瓶(50ml)、烧杯(500ml)、不规则金属块(被测物)、石蜡块(被测物)、碎小石子(被测物)、清水、细线。【实验原理】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材料密度试验的目的是

1、材料密度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材料的体积密度,用来确定材料外观体积和孔隙率。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是材料在包括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材料实体及其开口与闭口孔隙条件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材料密度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材料的体积密度,用来确定材料外观体积和孔隙率。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特定的体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照材料体积状态的不同,材料密度可分为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

3、确定材料性质、评估质量控制等。确定材料性质:通过测量材料的密度,可以了解其物理特性和组织结构。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密度范围,可以根据测得值来确定所测试样品属于哪种类型或类别。评估质量控制:对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原始材料或成品产品,通过检验其密度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来评估质量控制水平。

密度实验的第一步是什么?

1、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M;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平桌面;将游码置于左边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指针指在刻度中央;将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读出砝码和游码的总和,即为石块的质量M。

2、测定一正方体木块(补吸水)的密度。现给你量筒,水和大头针,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把量筒装满水,将木块轻轻放入,可得V(排开的水)=V(总)-V(剩下的水),则m(排开的水)=p(水的密度)X v(排开的水)。

3、先用天平测出 量筒 的重量m 然后把水到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V。

4、材料准备 1个透明容器,蜂蜜,菜油或花生油,水。实验步骤 1把蜂蜜和油倒入瓶中。倒入水。产生现象 这些液体并没有溶合,却分成明显的几层:油在最上层;水在中间;蜂蜜在最底下。原因解答 这3种液体密度不同。油密度最小,浮在水上;蜂蜜密度最大,沉在底部。

5、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1。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2。4,计算液体的密度:ρ=m/v=(1-2)v。知识扩展 液体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状态。

材料密度实验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