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3甲基4丁内酯结构式

C5H8O2。3-甲基丁内酯3-Methylbutyllactone又称γ-戊内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内酯型芳香气味。相对分子质量100.13。相对密度052(25/25℃),结构式为C5H8O2。

为C4H6O2,化学式为O=C-O-CH2-CH3。丁内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称为4-羟基-4-甲基戊二酸内酯,其化学式为C4H6O2。丁内酯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一个内酯环和一个侧链,内酯环上有一个羰基和一个羟基,侧链上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

它还有其他一些别名,例如Butyrolactone,它由dl-B-hydroxybutyric acid lactone表示,意味着它是一种含有3-羟基-4-甲基-2-氧代戊酮结构的化合物,可以进一步简化为3-羟基丁酸乳酮或4-甲基-2-氧代环己酮,即4-Methyl-2-oxetanone和2-Methyl-beta-propiolactone。

α-甲基-γ-丁内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文名称为ALPHA-甲基-GAMMA-丁内酯,另外还有别称Methylbutyrolactone,以及化学结构上的表示为3-methyl-dihydrofuran-2(3H)-one,特别是立体异构体中的[1](3R)-3-methyldihydrofuran-2(3H)-one。

β-丁内酯基本信息

β-丁内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在中国的名称为中文名称:β-丁内酯。在国际上,它通常被称为英文名称:beta-butyrolactone,这是一个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环状结构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β-丁内酯,其化学式为C4H6O2,对应的CAS号为3068-88-0,拥有EINECS编号221-330-3。这个化合物的分子量约为80892克/摩尔。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它被标记为有刺激性,可能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不适,风险术语为R36/37/38。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格外小心,避免直接接触。

β-内酯通常由乙烯酮与醛、酮反应制取γ-或δ-内酯可由γ-或δ-卤代酸制取。一些从天然物中分离得到的大环内酯具有生物活性。 例如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能脱水而成γ-丁酸内酯或称1,4-丁内酯,与苛性钾作用即成γ-羟基丁酸钾HOCH2CH2CH2COOH。用作香料的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族内酯。

化学法合成PHB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工艺路线:一种是以β-丁内酯为单体制 备PHB,另一种以β-羟基丁酸为单体制备PHB。

1,4-丁内酯的化学性质:

-丁内酯,又称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作为食用香料,FEMA号:3291。

γ-丁内酯,又称1,4-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

-丁内酯,又称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能随水蒸气挥发并可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分子式:C4H6O2分子结构:羰基C、O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丁内酯的CAS号为96-48-0,1,4-丁内酯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在强碱性条件下加热时水解。1,4-丁内酯的水解是可逆的,在中性条件下,又生成内酯。1,4-丁内酯密闭加热至305℃发生热解。

所以叫:γ-羟基丁酸,也叫:“4-羟基-1-丁酸”。当γ-羟基丁酸的羧基与自己的羟基发生酯化脱水后,就是:γ-羟基丁酸内酯,简称:γ-丁内酯,又叫“1,4-丁内酯”,即羧基和羟基分别在4号位。

(4S)-(4-氟苯氧基)甲基丁内酯的合成路线有哪些?

1、继续延伸,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2-氨基-Α-甲基-(1,1-联苯)-4-乙腈等化合物的产生,进一步证明了苯乙腈产业链的多样性。托品酸、二溴三苯基膦等产品也在此过程中产生,随后是双苯溴丁酸和环己基苯基乙腈等化合物。下游的最后一个阶段,产品包括α,α-二苯基-γ-丁内酯,如维拉帕米等药物。

2、用作溶剂、有机合成的原料。用作色谱分析试剂、有机溶剂及尼龙66中间体。

3、7-苄基-2-恶-7-氮杂螺[4]-1-壬酮的合成路线之一是先将2-甲烯基丁内酯与N-(甲氧甲基)-N-(三甲基硅甲酰基)苄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收率约为82%。 另一条合成路线涉及使用环氧乙烷与N-苄基-3-吡咯烷甲酸甲酯进行反应,进而合成7-苄基-2-恶-7-氮杂螺[4]-1-壬酮。

4、其中最具开发前景和符合国情的合成路线是HCFC—133a(三氟氯乙烷)法,如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化工所,以HCFC-133a,在γ—丁内酯存在下和ω—羧基丁酸钾在200℃和4.5MPa下反应制得三氟乙醇,反应后副产ω—羟基丁酸钾可以还原成γ—丁内酯,回收利用。

5、当然反应。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byrrolidone,简称乙醇胺为原料,使其生成羟基乙基吡咯烷配合即可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

1,4-丁内酯详细资料大全

-丁内酯,又称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能随水蒸气挥发并可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分子式:C4H6O2分子结构:羰基C、O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O原子均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丁内酯,又称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可作为食用香料,FEMA号:3291。

γ-丁内酯,又称1,4-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可随水蒸气挥发,在热碱溶液中分解,有芳香气味。

-丁内酯的CAS号为96-48-0,1,4-丁内酯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在强碱性条件下加热时水解。1,4-丁内酯的水解是可逆的,在中性条件下,又生成内酯。1,4-丁内酯密闭加热至305℃发生热解。

不知道做什么用途要代替?只是作为溶剂代替苯甲醇稀释可考虑甲醇、1,4-丁内酯或者丙酮这三种极性溶剂与水兼容并具有良好溶解力,如果用于水溶液药物增溶渗透可换成药典表面活性剂品种里允许的月桂氮酮或者DMSO。若条件允许亦可加入吐温-80或者正己基葡糖苷对水和苯甲醇进行乳化做成水性乳液使用。

4甲基丁内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