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表明,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介于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的特点是倒立且位于物体的异侧,虚像则是正立且位于物体的同侧。
数学表述:F合 = F1 — F2 (其中:F1 F2 ) 怎么学好初二物理 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13. 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14.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5. 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3、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的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4、我只有物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5、初二物理必背知识点如下:声音的产生和声源的分类: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可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固体和液体在振动时,通常会使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从而产生声波。而气体声源主要是指气体分子本身的振动。
6、初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我整理了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学霸是怎么记笔记的吧。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1、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史上,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1892年英国化学家雷姆赛发现从空气中提取的氮气密度比从硝酸和氨里提取的氮气的密度大0.5%。
2、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3、下面是永昌三中的一个九年级上册物理的笔记,没法复制,你自己看看吧。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1、怎么学好初二物理 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原”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
2、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八上物理学霸笔记详细整理: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