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熵字读作熵(shāng)释义:熵,汉语二级字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à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2、熵(shāng),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用符号S表示,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克劳修斯(T.Clausius) 于1854年提出熵(entropie)的概念,我国物理学家胡刚复教授于1923年根据热温商之意首次把entropie译为“熵”。
3、熵的意思是物理学中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其相关内容如下:熵的定义:熵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的度量。它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量有关,即系统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1、有。根据查询熵值与密度的相关资料得知,熵值与密度是有关系的。在一个闭合宇宙中,根据该宇宙的资讯活跃度,熵的∫值是不等的。由此。在两个能量总量相等;熵∫值不等的宇宙中,能量形成空间的∫值上限也会不同。这样就会造成形成空间的能量密度的差异。
2、熵值,源自物理学,简单来说,它是衡量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熵的本质是能量分布的均匀化,当系统中能量密度不均时,能量会从高密度区域流向低密度区域,以趋向于均匀分布。例如,水从高山流向海洋,正是这种能量流动使得水能转化为功,驱动水轮转动。
3、物理学中的信息熵值,简而言之,即是系统中有序度的度量。熵的定义基于能量在不同密度区域的分布,当能量从高密度区域流向低密度区域,直至能量分布均匀为止时,能量能被转化为功。例如,江河的水流从高势能区域流向低势能区域,驱动水轮转动,实现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4、熵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空间体积的计算,分子代表相空间体积元,分母涉及普朗克常数的次方和体系自由度。熵的密度在统计力学假设下,于平衡态中不依赖时间。微正则系综中熵为常数,正则系综中熵随温度变化,表明熵与热力学参数相关。巨正则系综则考虑了体积、化学势和温度的影响。
5、熵的定义:熵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无序程度的度量。它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量有关,即系统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在物理学中,熵通常被定义为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与宏观态概率密度的对数之差。在封闭系统中,熵只能增加或保持不变,不能减少。熵的物理意义:熵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熵是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中的核心概念,其定义基于相空间的体积,体现了系统微观状态的不确定性。Boltzmann和Gibbs是熵定义的奠基人,Boltzmann熵公式为S=klnΩ,其中k是玻尔兹曼常数,Ω是系统微观状态的数量。熵定义的关键在于相空间体积的计算,分子代表相空间体积元,分母涉及普朗克常数的次方和体系自由度。
首先说几个关于熵的问题 大致是这个思路,具体解题 熵变的定义式:可逆热除以温度 熵是系统无序性表达的一个量,熵值越高表示系统越混乱,系统所拥有的能量品质越低。相同的过程,可逆过程的熵变最小,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某封闭体系经历一可逆过程。
第一个模型,熵变大,是因为系统的“无序度”增加了,所以熵变大了,并不是因为有“能量变化”了,而是因为能量无序了。在孤立系统中总能量大小没变(也就是总热量没变),只是能量的分布均匀了,无序了。达到平衡态时,能量分布最均匀,系统最无序,熵值最大。
熵是衡量有序(或无序)程度的量,我们常把事物的自然趋向定义为无序,而把无序的另一极定义为无序。如真如你所说,当膨胀时,从宇宙尺度来讲,物质的相互离散为无序;当收缩时,物质的收缩变成了趋势,成为无序。如果你这样看宇宙,那么熵就是永远增加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在5Mpa下,饱和蒸汽的密度是153公斤/m饱和温度时224,而过热蒸汽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则有变化,在450的情况下其密度是6898公斤/m,在310下,其密度则是8888公斤/m。
不知道你说的压力是表压还是绝压,反正饱和蒸汽密度与压力成正比,即压力越小则其密度也越小。
密度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和温度没有关系。举例而言,如果你在一个1立方米的真空密闭容器内注入1公斤水,在容器不破坏的前提下,无论是200度还是10000度,里面的蒸汽密度都是1kg/m^ 3,与温度毫无关系。
水蒸气的密度0.8035千克/立方米 所以1吨水蒸汽的体积等于 1000/0.8035=1246立方米 公式计算:PV=nRT ,V=nRT/P 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饱和蒸汽,过热蒸汽。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热/加湿;还可以产生动力;作为机器驱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