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硝化反应即是:硝化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基团。苯和浓硝酸: C6H6 + HNO3 (HO-NO2)--- C6H5NO2 + H2O 上图为萘和浓硝酸的硝化反应。
2、Al3+ + 3HCO3- = Al(OH)3↓ + 3CO2↑ (2)由方程式可知,Al3+ 与 HCO3- 3:1反应,AI2(SO4)3中含2个Al3+,所以AI2(SO4)3与NaHCO3完全反应,物质的量比例为1:6。1:5接近此数值。(3)不合理。
3、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 每摩尔草酸消耗两摩尔氢氧化钠。
4、最终的溶液质量 = 石灰石质量 + 稀盐酸质量 - 逸出的CO2的质量。就是这样。
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2NaCl+CaCO3 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去除溶液中多余的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水的质量是50-50*10%=45g.配制时应在烧杯中进行。
6、考查电解质强弱顺序很好的题目。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受酸的强弱影响。这里只有盐酸是强酸,显然淘汰选项A和D。 在B、C两个选项中只要分析①、②两溶液里氢离子浓度大小即可。
金:密度约为132克/立方厘米。2 钨:密度约为13克/立方厘米。2 铂:密度约为245克/立方厘米。2 铱:密度约为24克/立方厘米。2 锇:密度约为257克/立方厘米。
铂的密度是246克/立方厘米。 钨的密度为135克/立方厘米。 金的密度为132克/立方厘米。 汞(水银)的密度为160克/立方厘米。 银的密度为50克/立方厘米。 空心铜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
—4之间,一些重金属矿物常在5—8之间,极少数矿物(如铂族矿物)可达到23。比重是指美国石油学会比重或API重力,是比较液体石油与水熟轻熟重的量度数据。如果液体石油的API重力大于10时,它比水轻并漂浮在水上,如果低于10,它是较重。因此,API比重可视为液体石油和水的密度的相对密度。
锇的密度为257克/立方厘米。 铂的密度为245克/立方厘米。金的密度为13克/立方厘米。 汞的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 铅的密度为13克/立方厘米。 银的密度为5克/立方厘米。 铜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 铁的密度为86克/立方厘米。
锇的密度为257 g/cm,是已知密度最大的金属。 铂的密度为245 g/cm,位列金属密度次之。 金的密度为13 g/cm,比铅的密度大。 汞的密度为15 g/cm,在常温下为液态,是已知最软的金属。
金的密度为13 g/cm,比铅的密度大。 汞的密度为15 g/cm,在常温下为液态,是已知最软的金属。 铅的密度为13 g/cm,而银的密度为5 g/cm。 铜的密度为9 g/cm,铁的密度为86 g/cm。

物理性质:纯铁是带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晶体,通常情况下呈灰色到灰黑高纯铁丝色无定形细粒或粉末。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有很强的铁磁性,属于磁性材料。纯铁质地软,不过如果是铁与其他金属的合金或者是掺有杂质的铁,通常情况下熔点降低,硬度增大。化学性质:铁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
铁属于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硬度比较大,熔点、沸点比较高。具有延展性,导电、导热性等。化学性质:是与非金属反应(化合反应)。如氧气,氯气;二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置换反应);三是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盐。(置换反应)。
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一种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坚韧的金属。密度=86克每立方厘米,熔点1535度,能被磁铁吸引。铁受到电流作用时自身会变成磁铁,电流去掉时失去磁性。工业上利用这种性质,用纯净的铁做电磁铁。
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而铁粉是黑色。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能。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1535 ℃,沸点为2750 ℃。化学性质:与酸反应。例“Fe+2HCl===FeCl+H↑”与卤素反应。例“2Fe+3Cl===2FeCl”与水反应。
化学性质 铁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铁与少量的碳制成合金——钢,磁化之后不易去磁,是优良的硬磁材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材料,并且也作为人造磁的主要原料。铁有多种同素异形体。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排在氢的前面,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
硫酸亚铁是沉淀。因为硫酸亚铁有极强的还原氧化性,能够与空气发了反应。所以其中的二价亚铁离子在空气的反应下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因为是配置溶液需加入大量的水,三价铁离子在水中能够水解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铁化合物而沉淀。这就导致我们会见到溶液里有部份黄色沉淀。
硫酸亚铁不是沉淀哦。硫酸亚铁是一种可溶性盐类,它在水溶液中是可以完全溶解的,不会产生沉淀物。所以,如果你在水中加入硫酸亚铁,它会迅速溶解,形成清澈的溶液。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硫酸亚铁是沉淀呢?这可能是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硫酸亚铁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
硫酸亚铁(FeSO):虽然硫酸亚铁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溶解于水,但在某些反应中也可能形成沉淀。它在工业和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包括作为还原剂和制造铁盐等。此外,在某些条件下,硫酸亚铁还会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沉淀物。硫酸盐是一类由硫酸根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盐类。
此物品会沉淀的。硫酸亚铁在水溶液中会形成淡绿色的沉淀,但其沉淀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因此在较低温度下更容易产生沉淀。其次,pH值也是影响硫酸亚铁沉淀性的重要因素。当溶液呈弱酸性时(pH约为3-4),硫酸亚铁倾向于形成沉淀。
1、比重是物质密度与水(4℃时密度为1g/mL)密度的比值。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有所不同,4℃时为1g/mL,0℃时为0.9998g/mL,20℃时为0.9980g/mL。
2、比重:物质的密度与水(4℃)的密度的比值。由于4℃时水的密度为1g/mL,也就可以理解为将物质的密度去掉单位得到的就是比重。
3、铁的比重是8g/cm3,水的比重是1g/cm3。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和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 标准大气压,98℃时纯H 2O下的密度(99972 kg/m 3)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指该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
4、金属比重一览表:铜为8—9;青铜为4—9;黄铜为4—7;铂21—25;镍9 —2;金125—13等。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或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与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72kg/m3)的比值。
5、铂的比重为21—25;镍的比重为9—2;金的比重为125—13等。比重,亦称相对密度,是物质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下,98℃时纯H2O的密度(99972kg/m)之比。气体的比重是指其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液体或固体的比重揭示了它们在另一种流体中的浮沉情况。
金属的密度是9X10的3次幂,这一数值代表了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符号ρ来表示密度,并且其单位在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是千克每立方米(kg/m)。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可以受到如压强和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金的密度为132克/立方厘米。 汞(水银)的密度为160克/立方厘米。 银的密度为50克/立方厘米。 铜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 铁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平均密度)。金属块的密度计算公式为:密度(kg/m^3)=质量(m)/体积(m^3)。
金的密度为132克/立方厘米。 汞(水银)的密度为160克/立方厘米。 银的密度为50克/立方厘米。 空心铜的密度为9克/立方厘米。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近,大约为02克/立方厘米,略高于水的密度。 汽油的密度小于水,因此汽油泄漏时会浮在水面上。
金属之最 1密度最大的金属—锇。2密度最小的金属—锂。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钙。5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6硬度最高的金属——铬。7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8熔点最高的金属—钨。9熔点最低的金属—汞。10金属性最强的金属—铯。11延展性最强的金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