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块受到浮力为8N,木块的密度为0.7g/cm3。参考资料:自己辛辛苦苦打的。
将边长是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其上下表面与水面平行,下表面距水面6Cm。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就是600cm水的重力。2,物块重新平衡后,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加铁块的重力。第一问计算出木块的重力,计算得出物块的体积。重力可以得出质量,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解析:首先木块的边长是0.1m,底面积S=0.01m2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计算出木块静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出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力。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你要看接触面积是多大,这也是这题的考点所在。对于正方体来说,一个面的面积是0.01平方米,所以在第一种情况下接触面积算正方体木块的一个面的面积。而另一种情况显然是桌子略小,放不下正方体,所以接触面积是桌面面积。

1、这其实很简单的,只要用实心立方体木块的体积减溢出水的体积就行了。
2、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该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 550g=0.55kg F=m水g =0.55kg 10N/kg =5N 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5N。
3、∵边长为10厘米的实心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如果浸没的话应该排开1000克的水。
.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解实验步骤如下:用案秤测出木块的质量m木。把烧杯装满水,用细针将木块按入水中,收集木块排开的水,测出木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
杯内水不满,物体放入后,水不溢出无论是否知道拉力大小,电子秤示数的变化量最终等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杯内水满,物体放入后,水溢出杯中增加了浮力大小的压力,但又因为排开了一部分水,所以损失了G排,而F浮=G排,所以电子秤示数不变。
将烧杯装满水,使用天平称量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1。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取出,称量剩余烧杯加水总质量,记为m2。 溢出水的质量为m1 - m2,溢出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 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物体的密度。方法2: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为m。
1、一个重力为3 N的实心铁块A,与一实心正方体木块B叠放在圆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平,如图所示。实心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3,边长为10 cm。求:(1)实心木块的重力;(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若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当木块稳定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2、解: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6千克×10牛/千克=6牛。∵实心正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木块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而下表面受到水对它的向上的压力,∴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F=F浮=6牛,∴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p=F/S=6牛÷(0.1米×0.1米)=600帕。
3、体积V木=V铁=0.02m^3=8*10^-6立方米 木块漂浮,浮力等于木块重力。F浮1=G木=m木g=ρ木V木g=0.6*10^3*8*10^-6*10=0.048N 铁块下沉,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
4、将边长是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其上下表面与水面平行,下表面距水面6Cm。
5、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挂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
6、待其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如果是,我来因为ρ木ρ水,所以静止后木块漂浮,则F浮=G木=ρ木V木g=0.6×1000kg/m×8×0.000001m×10N/kg=0.048N;因为ρ铁ρ水,所以静止后铁块下沉,即浸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