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成色:在挑选玉髓时,应避免购买市场上常见的染色蓝玉髓和紫玉髓。相比之下,白冰或黄红玉髓更可能是天然产物。天然的玉髓往往颜色均匀,而人工染色的玉髓颜色可能过于鲜艳或深浅不一。红玉髓的颜色实际上是橙色,过于红色或深红色的产品很可能是仿制品。
2、鉴定玉髓最好方法如下:观察玉髓光泽,如果玉髓看起来比较有灵气,有一种温润的光泽,那么初步可以判定它是天然玉髓。如果是假的玉髓,不仅看起来呆板没有灵气,而且它还有气泡出现。用刀刮玉髓,如果玉髓的表面没有痕迹,没有刮伤,那么这类玉髓就是天然玉髓,如果出现刮伤它就一定是假的玉髓。
3、玉髓的鉴别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简单的步骤来进行: 观察颜色:天然玉髓通常带有一定的灰色调,而经过高温加色的玉髓颜色会失去灰色调,并且底色可能变白,使得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高温处理过的玉髓颜色对比鲜明,有时甚至显得妖艳,特别是在黄色或红色交界处可能会有粉色小点。
4、天然玉髓鉴别最简单方法是通过观察其颜色、光泽、透明度和纹理特征。首先,颜色是天然玉髓鉴别中最为直观的一个方面。天然玉髓的颜色通常较为均匀,但也会有一定的色彩层次。例如,常见的天然玉髓颜色包括翠绿、淡绿、灰白等,这些颜色在自然光下会显得柔和且富有质感。

1、—64。玉髓是一种矿物,又名“石髓” ,玉髓其实是一种石英,SiO2的隐晶质体的统称,是石英(隐晶质)的变种,硬度为:5—7。密度58—64,折射率53—54。
2、两者形状大小不一,所以从成分来说,它们并不是一类物质,玉一般要比玉髓的价值高。质量上区别玉髓:硬度5左右,密度是58~64g/cm3,质量相对于玉来说更加的轻一些。玉:密度在31~36g/cm3之间,因为密度大、质量也比玉髓大很多。
3、而玉髓的密度相对较低,大约在6克/立方厘米左右。这种密度的差异使得它们在重量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用手掂量相同大小的玉制品和玉髓制品,玉往往会感觉更重一些,这是由于其较高的密度所致。不过在实际区分时,密度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还需要结合其他特性如颜色、质地、透明度等进行综合判断。
4、比较质量:玉髓硬度约5,密度58~64g/cm;玉的密度为31~36g/cm。玉髓密度较低,质量较轻,手感不压手;玉密度大,质量重,手感压手,可通过重量鉴别。
光泽差异:翡翠具有更为明亮和清新的玻璃光泽,而玉髓的光泽相对较为柔和。 翠性和色根的表现:玉髓中看不到翠性和色根,翡翠则明显可见。 绿色形态的区别:翡翠中的绿色与白色界限分明,且绿色部分通常透明度较高。玉髓的绿色与白色界限不够明显,绿色部分与其他部分的透明度相同。
敲击声音差异:玉髓相碰时声音较低沉,而翡翠相碰则声音响亮且悦耳。这种密度差异导致了它们碰撞声的不同。 光泽度差异:翡翠质地细腻,因此光线下显得更为透明剔透,尤其是高透明度的翡翠呈现出玻璃般的光泽。相比之下,玉髓虽然也透明,但缺乏翡翠那种明显的橘皮现象,光泽略逊一筹。
天然玉髓和翡翠在化学成分、产地、形成环境和光学特性上都有明显差异。玉髓因颜色丰富如红、蓝等而受到珍视,其光泽温润;而翡翠以其特有的阳绿色、紫罗兰色等为珍贵,其玻璃光泽和内部结构的翠性是玉髓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