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2-丁烯二酸酐与1,3-环戊二烯的三个双键排成一个六员环,然后在没有化学键的地方添上一个化学键,原来的双键变为单键,而原来的那个单键变为双键,就是产物。
2、用碳原子编号和希腊字母编号的起始位置是不一样的,比如γ-丁内酯,4-羟基丁酸内酯,指的同一个结构。 以碳原子编号,羰基所在碳原子就是1位,而以希腊字母编号,羰基相邻的碳原子是a位。环状结构的酯,常见的内酯为x=2,3或4,分别称为β-、γ-或δ-内酯。
3、但是在氧化钼等催化剂存在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苯可以选择性的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这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能破坏苯的六元碳环系的反应之一。(马来酸酐是五元杂环。) 2C_6H_6 + 9O_2 \to 2C_4H_2O_3 + 4CO_2 + 4H_2O 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
1、高锰酸钾足量时得到乙酸,其他的碳都变成二氧化碳。
2、异戊二烯和高锰酸钾反应会产生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和二氧化碳。
3、丁二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了CO2。丁二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CO2,丁二烯被高锰酸钾反应先生成CO2和乙二酸,然后乙二酸再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CO2,最后只有CO2。
4、丁二烯是一种碳数为8的二烯烃,化学式为C8H12。高锰酸钾则是一种氧化剂,其化学式为KMnO4。
5、A.1,3-丁二烯 CH2=CH-CH=CH2与高锰酸钾反应,两个双键断裂,链端的两个碳被氧化为CO2,中间的两个碳被氧化为两个羧基HOOC-COOH。
1、这需要看聚合条件。聚乙烯如果是自由基聚合(高压聚乙烯工艺,高温高压下自由基引发聚合),长支链来自于自由基转移到了长支链的某个位置(比如仲碳上),在那上面进行链增长,聚合下去。聚氯乙烯一般的生产工艺是自由基聚合,跟这个高压自由基乙烯聚合的机理是一样的。支链长短取决于自由基转移的位置。
2、能。根据查询2丁烯酸甲酯资料知,2丁烯酸甲酯能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为用自由基引发,使链增长(链生长)自由基不断增长的聚合反应,又称游离基聚合。
3、可以。它在阳离子聚合时形成中间体的是三级正碳离子,比较稳定。
4、本体 溶液 乳液 悬浮是 聚合方法 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四种.自由基聚合可选用其中之一进行;离子型或配位聚合,一般采用溶液聚合,例如乙烯、丙烯采用钛催化剂聚合,由于催化剂与聚合物均不溶于溶剂,常称淤浆聚合。
-甲基-1-丁炔属于端炔,能和银氨反应产生炔化银白色沉淀。3-甲基-1-丁烯、2-甲基丁烷这两个不能用银氨鉴别,都没有现象。可以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前者使之褪色后者不能。
-甲基丁烷、3-甲基-1-丁炔和3-甲基-1-丁烯 1 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不变色者为2-甲基丁烷, 因为双键和炔键均和溴反应。2 剩余的两种加银氨溶液, 3-甲基-1-丁炔发生反应生成炔基银白色沉淀, 3-甲基-1-丁烯不沉淀, 因为末端炔键的氢具有酸性。
鉴别方式如下: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丁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环丙烷。1-丁烯和1-丁炔均能同时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但1-丁炔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1-丁烯不能。丁烷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常温加压溶于水,易溶醇、氯仿。易燃易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