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鼻是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铜还可以制成铜制货币,也可以泛指金钱。此外,铜还具有坚固、持久的特点,如铜郭形容城郭的坚固如同铜铸,铜堞形容城堞的坚固如同铜铁,铜楼形容楼房的华美坚固,铜山铁壁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铜头铁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2、铜密度=92克/立方厘米,所以1米长6平方毫米的铜,体积=100x0.06=6立方厘米,铜重量=92x6 =552克 =0.05352公斤。铜密度=92克/立方厘米,所以1米长6平方厘米的铜,体积=100x6=600立方厘米,铜重量=92x600 =5352克 =352公斤。
3、种,分别是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紫铜相对最贵(每公斤70元)。(1)紫铜:系指纯铜,又名红铜,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各种性质见铜。紫铜是工业纯铜,其熔点为1083℃,无同素异构转变,相对密度为9,为镁的五倍。同体积的质量比普通钢重约15%。

1、氧化亚铜是一种棕红色或暗红色的结晶粉末,其化学式为Cu2O,分子量为1408,密度达到00g/cm,熔点为1235℃,沸点在1800℃时会失去氧气。它不溶于水和醇,但在盐酸、氯化铵、氨水、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中却可以溶解。
2、名称: 氧化亚铜;一氧化二铜;赤色氧化铜;Cuprous oxide 资料: Cu2O 分子量143.08 棕红色或暗红色结晶粉末。密度6.00g/cm3。熔点1235℃。沸点1800℃(失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盐酸、氯化铵、氨水、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干空气中稳定,湿空气中缓慢氧化成黑色氧化铜。有毒。
3、氧化铜(CuO)生成氧化亚铜(Cu2O)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其中温度是关键因素。以下为三种主要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加热。在特定高温下,氧化铜分解成氧化亚铜和氧气。这一过程与铜的金属性有关,比铜金属性强的物质通常不会分解,而比铜金属性弱的物质则分解成金属和氧气,如氧化汞的分解。
4、按照这种说法写出的化学式为Cu2O,是过氧化铜,为黄褐色固体,确实存在的。不过初中不会涉及该物质的。双氧水与一些铜化合物反应即可得到。碳酸铜存在为绿色晶体,但是好像没有不稳定之说,只不过是200摄氏度时分解而已,那不叫不稳定………初中涉及极少 氢氧化铜存在,初中应该要学到的,蓝色沉淀。
5、Cu2O,全称氧化亚铜,是一种砖红色的固体物质。在化学中,它是由铜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呈现出特有的红色。这种颜色是由于Cu2O的结构和电子性质所决定的,不同于黑色的CuO(氧化铜)。在实验和工业应用中,Cu2O的这种颜色通常可以用来进行物质的鉴定和分析。
1、【化学组成】Cu2O。Cu含量为88%。常含Fe2O3,SiO2,Al2O3和自然铜等机械混入物。【晶体结构】等轴晶系;架状结构(图18-16); -Pn3m;a0=0.427nm;Z=2。图18-16 赤铜矿的晶体结构 氧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心,铜离子位于单位晶胞中2个1/8小立方体的中心 【形态】对称型m3m。
2、矿物名称:赤铜矿(Cuprite)。2)化学成分:Cu2O。3)晶系及结晶习性: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见图3-3-19)、八面体或其聚形,也有针状晶体(见图3-3-20)。图3-3-19 赤铜矿 图3-3-20 针状赤铜矿晶体 4)颜色:红色、紫红、褐红、近黑色,表面有时为铅灰色。
3、[成因及产状]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为含铜硫化物氧化的产物。常与自然铜、孔雀石等伴生。[鉴定特征]金刚光泽,暗红色和褐红条痕色。有铜的焰色反应,易溶于硝酸,溶液呈绿色,加氨水变蓝色。条痕上加一滴HCl产生白色CuCl2沉淀。[主要用途]产出量大时可作为炼铜的矿物原料。
4、赤铜矿是一种主要由化学成分Cu2O构成的矿物,有时可能含有铁和硅的混合物。它的晶体结构属于等轴晶系的六八面体晶类,常见的形态有针状、致密块状、粒状以及土状的集合体。特别地,红色且针状或纤毛状的赤铜矿被称为毛赤铜矿(chalcopyrite),其颜色从红色渐变为近似黑色,表面可能呈现铅灰色。
5、赤铜矿(cuprite),化学成分为氧化亚铜(Cu2O)的矿物。虽含铜量高达882%,但因分布少,只作为次要的铜矿石利用。
6、赤铜矿是一种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氧化物矿物,属于等轴晶系,没有解理性。其晶体形态多样,常见为立方体或8面体,有时与菱形12面体聚集成形。生长过程中,晶体沿着立方体棱方向形成毛发状或交织成毛绒状结构,也可见长条形、闪亮的形态,即毛赤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