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酰基化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样操作:利用甲基的位阻效应和邻对位定位效应,令甲苯和乙酰氯或醋酸酐反应(三氯化铝催化),生成对甲基苯乙酮,然后利用碘仿反应,加入碘/氢氧化钠,这样就生成了对甲基苯甲酸钠,酸化就可以析出你要的产品。另外不知道你学重氮盐了没有。
最后,间氨基甲苯经过氧化反应,将甲基氧化为羧基,从而得到间氨基苯甲酸。这一步可以使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的条件需要控制得当,以避免过度氧化或副反应的发生。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甲苯可以成功地转化为间氨基苯甲酸。
酸碱中和:苯甲酸通常是强酸,因此需要中和以得到所需的苯甲酸产物。通常,氢氧化钠(NaOH)或其他碱性物质用来中和酸性产物,生成苯甲酸和盐。结晶和干燥:中和后,苯甲酸可以通过结晶和干燥过程得到纯度较高的苯甲酸晶体。这一步骤有助于去除残余的溶剂和杂质,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苯甲酸。
ml甲苯及50ml水,搅拌加热沸腾(剧烈搅拌,猛烈沸腾),保持反应物溶液平稳沸腾。当大量棕色沉淀生成,高锰酸钾的紫色变浅或消失,甲苯层消失时,反应基本结束。过滤出二氧化锰沉淀,滤液用浓盐酸酸化,析出苯甲酸的沉淀,抽滤得粗产品。粗产品用水重结晶。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测其熔点。
1、对甲基苯甲醛分子中有两个地方都可以被氧化成羧基,一个是醛基,一个是对位的甲基。醛基比甲基更容易被氧化。如果在常温下用稀的高锰酸钾氧化,可以控制只让醛基被氧化而保留甲基,生成对甲基苯甲酸。如果是加了酸的高锰酸钾溶液且加热反应,则醛基和甲基都会被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
2、酸性高锰酸钾会与甲苯中的甲基基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苯甲醛和二氧化锰。反应式如下:KMnO4+C6H5CH3H2SO4=C6H5CHO+MnO2+K2SO+H2O。其中,KMnO4代表酸性高锰酸钾,C6H5CH3代表甲苯,H2SO4代表硫酸,C6H5CHO代表苯甲醛,MnO2代表二氧化锰,K2SO4代表硫酸钾,H2O代表水。
3、原理:甲苯,乙苯都属于含有α氢原子的苯同系物。苯同系物中若含有α氢原子,则α碳原子可以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即α碳原子被氧化。甲苯和乙苯都是苯的同系物,甲苯和乙苯中的α碳原子都可以被氧化,因此都生成苯甲酸。
4、甲基氧化为羧基。出自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监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邻甲基苯甲醛和高锰酸钾反应,苯环上连接的烷烃氧化,成甲酸。其它形成相应的羧酸。
5、二甲苯分子中的甲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甲醛分子中的醛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NaBH4硼氢化钠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还原剂,所以在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化学选择性,只还原活泼的醛酮羰基,而不与酯、酰胺作用,一般也不与碳碳双键、叁键发生反应。少量硼氢化钠可以将腈还原成醛,过量则还原成胺。硼氢化钠可以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醛酮羰基的还原,生成一级醇、二级醇。
2、其他反应:苯腙:低熔点固体甚至液体,鉴定醛酮。 还原反应(reduction reaction):LiAlH4(或NaBH4)还原:提供氢负离子 ,进攻极性键的正电部分,如: C = O, C = N, S = O键等。对C = C双键一般不发生作用。
3、量,少量相转移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18℃ 冰箱中碱化1~2 d,滤去NaOH,加入氯乙酸22 g,异丙醇80 ml,少量NaBH4。室温搅拌3 h,再60℃ 恒温水浴3 h,过滤,沉淀用80%乙醇洗涤,再用 95%乙醇反复冲洗,除去未反应的氯乙酸,干燥后 得O-羧甲基甲壳素。
4、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交叉共轭体系,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级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
5、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烯醇或某炔醇,羟基的位置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放在醇字前面.表示不饱和键位置的数字放在烯字或炔字的 前面,这样得到母体的名称,再在母体名称前面加取代基的名称和位置。多元醇的命名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数目写在醇字的前面,羟基的位次。
对甲基苯甲醛分子中有两个地方都可以被氧化成羧基,一个是醛基,一个是对位的甲基。醛基比甲基更容易被氧化。如果在常温下用稀的高锰酸钾氧化,可以控制只让醛基被氧化而保留甲基,生成对甲基苯甲酸。如果是加了酸的高锰酸钾溶液且加热反应,则醛基和甲基都会被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
酸性高锰酸钾会与甲苯中的甲基基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苯甲醛和二氧化锰。反应式如下:KMnO4+C6H5CH3H2SO4=C6H5CHO+MnO2+K2SO+H2O。其中,KMnO4代表酸性高锰酸钾,C6H5CH3代表甲苯,H2SO4代表硫酸,C6H5CHO代表苯甲醛,MnO2代表二氧化锰,K2SO4代表硫酸钾,H2O代表水。
一级醇及二级醇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可以被氧化成醛、酮或酸;三级醇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不易被氧化,如在酸性条件下,易脱水成烯,然后碳碳键氧化断裂,形成小分子化合物。
甲基氧化为羧基。出自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监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邻甲基苯甲醛和高锰酸钾反应,苯环上连接的烷烃氧化,成甲酸。其它形成相应的羧酸。
苯同系物中若含有α氢原子,则α碳原子可以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即α碳原子被氧化。甲苯和乙苯都是苯的同系物,甲苯和乙苯中的α碳原子都可以被氧化,因此都生成苯甲酸。甲苯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断裂α碳原子与苯相连的碳碳单键,然后被氧化生成羧基。
以甲苯为原料,在光照下进行氯化,得混合氯苄。氯苄水解得苯甲醇,再经氧化得苯甲醛。苯甲醛的工业制备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以甲苯和苯为原料,实验室制备还可采用催化还原苯甲酰氯的方法。苯甲醛在室温下其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苯甲酸用氢化铝锂还原成苯甲醇,苯甲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脱水生成苯甲醛,苯甲醛用克莱门森或者黄鸣龙法还原可以得到甲苯。常温为具有苯或甲醛的气味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它的蒸气有很强的刺激性,吸入后易引起咳嗽。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是弱酸,比脂肪酸强。
-87-0 【EINECS登录号】203-246-9 【分子量】115 【分子式及结构式】分子式为C8H8O,化学结构式如下:【常见的化学反应】对甲基苯甲醛具有甲苯和醛基的一般通性,例如苯环及甲基的取代等反应,以及醛基的氧化、缩合、还原等反应性能。【禁配物】强氧化剂。
原理:甲苯的甲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羧酸,生成苯甲酸,钾盐(KSO)、锰盐(MnSO)和水。甲苯上的甲基,被苯环激发,所以它比较容易反应。
苯同系物中若含有α氢原子,则α碳原子可以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即α碳原子被氧化。甲苯和乙苯都是苯的同系物,甲苯和乙苯中的α碳原子都可以被氧化,因此都生成苯甲酸。甲苯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断裂α碳原子与苯相连的碳碳单键,然后被氧化生成羧基。
法一:用甲苯和氯仿发生傅-克反应,然后水解,分馏。法二:用邻甲基苯甲醇在铜催化下用空气氧化。法三:催化氢化邻甲基苯甲酰氯。法四:用甲苯、氯化氢、一氧化碳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傅-克酰化反应,其中HCl+CO的作用相当于甲酰氯)。